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4年12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2015年1月5日地方政府债务甄别大限到来之前,“稀缺”的存量城投债上演了“最后的疯狂”。

地方债甄别大限将至
银行争食存量城投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地方债甄别大限将至银行争食存量城投债

CNS供图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近期不仅公开的城投债市场十分火爆,不少银行以及信托公司也纷纷突击为平台放款。

今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明确提出要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并要求在2015年1月5日前,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汇总本地区清理甄别结果,并将上报的存量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而这意味着在此之后,新增部分城投债品种不再由政府背书。

大限将至,面对“稀缺”的存量城投债,银行纷纷发力,争相赶上末班车。

银行突击放款“平台贷”

近期,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热情突然大增。记者了解到,近期不少股份制银行都对平台公司进行了突击放贷。甚至有银行从总行层面专门为平台贷款开设了所谓

“绿色通道”,加速审批速度。

“之前城投公司找我们,我们都不怎么接洽,最近,也是赶上大限日期,只要拿到批文的项目,审核能过的,我们都放。”一家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员张君凯表示。

“银行此前总体对于平台贷款都是收紧的,近期包括我们银行在内的多家股份制银行对于平台的放款几乎超过今年上半年的总量。”一家股份制银行分行行长助理刘晓波表示,同业间说得最多的是放款平台贷。

而《中国企业报》记者联系多个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均证实11月对城投债贷款的放量操作。

对于银行对平台贷如此热衷的原因,刘晓波告诉记者,平台项目一向被银行认为是风险小收益高的优质项目,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好项目不好找,平台项目相对较好,只要是按正常程序做,趁政府兜底的时候多放贷,贷款在短期内能增加收益。

而业内人士指出,“43号文”明确提出要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对于纳入政府预算体系的存量地方政府债务可用地方政府债券进行置换。

据了解,“43号文”明确规定,截至2014年底的存量债务余额应在2015年1月5日前上报;将存量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统筹财政资金优先偿还到期债务;2016年起只能通过省级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方式举借政府债务。

在市场看来,地方政府债成本要比城投债低,将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缓解债务风险。以地方政府发债置换存量城投债,既意味着城投债隐含的地方政府信用背书显性化,也突出了存量城投债的稀缺性。

业内人士认为,正是这种稀缺性,银行和信托等金融机构都希望争抢赶上末班车,刺激地方融资平台上演一把最后的疯狂。“最近放贷正是银行为明年抢一块增量,且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有明确支持,未来平台贷认定标准一出,部分项目就不再是政府背书的品种,银行出于风险考量,这块的业务也会锐减。”一位券商债券承销人员周玲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银行不良贷款正在急速裸露,加之银行内部对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力度加大,以至于银行贷款项目少,发放贷款难。但‘43号文’的出现,刺激了银行。”刘晓波表示。

风险敞口正在加大

地方融资平台上演“最后的疯狂”同期,相应风险也逐步显现。

记者了解到,就在11月20日,银行间交易市场前台交易系统延时至17时结束,而根据惯例,该市场交易应该于16时30分关闭。这与2013年6月20日极度相似。有传言称,这是因为个别股份制银行还不上拆借款。

“其根本原因很可能是短拆长贷常用导致的,可能直接将拆入资金通过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同业业务运用出去,流入到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或用于归还到期地方平台债务。”刘晓波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乘机盲目扩大地方融资平台的情况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很有可能放大地方债务风险,给未来酿造金融风险隐患,或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大包袱。

“从偿债表面上来讲,大部分城投债的募投项目为政府的BT项目,并没有市场化的收入来源,单从项目的财务模型上来分析是无法偿还债务的。”首创财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助理彭程璘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本质上来说,它的还债主体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如果不能还债,出现违约事件,会对金融市场造成极大影响,也会极大损害政府诚信。在损益权衡下,政府不得不刚性兑付。

降息或使平台

融资渠道再收紧

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此前“四万亿”投资强烈刺激下,此前疯狂发债的地方平台将再迎兑付潮。

Wind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将有5621.83亿元城投债到期,上半年是还债高峰期,将有3160.55亿元到期。其中3月、4月和5月将达到“洪峰”,到期债务分别是776.3亿元、841亿元和636.1亿元,占全年到期债务量的4成。

而未来城投债将面临分化:认定为政府性债务的城投债将纳入预算,属于政府信用,这一部分债务的风险溢价下降。未纳入政府性债务的城投债可能面临市场化方式偿付,政府隐性担保效力减弱。

“出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考虑,未来银行对城投债的放款将持保守的态度。”刘晓波表示。

11月21日晚,央行突然宣布降息。湖南一位政府官员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各地方政府身上背负的巨额债务,在降息后旧债成本略有降低。

不过,另有人士认为,降息亦会促使银行对平台贷的态度发生改变。

“银行在平台贷上的利差会进一步缩小,银行收紧平台贷是毋庸置疑的。”刘晓波表示。

而一位城投人员也表示,银行放款是有突击性的,这轮热情过后,加上降息,银行融资渠道若收紧,也不会觉得意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