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4年12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企业参与下的舆论引导,如果不能坐实民意基础,一个县委书记的辞职,不足以打消人们对某些商业项目的忧虑。

“好项目”停摆企业当检讨公关能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江金骐

“好项目”停摆企业当检讨公关能力

职业革命家的最大悲哀莫过于自己为革命舍生取义,而身旁所有的人却无动于衷。近期,湖南平江前县委书记田自力在辞职后,就以一个孤独的求败者,自嘲此系“人生的宿命”。

据报道,田自力辞职事关一座可能将落户平江的火电厂。因为担心环境污染,项目遭遇本土官员及民众反对,前后经历了三任县委书记、两任县长、一次较大规模的签名反对活动及一次群体性游行事件。群体事件后,项目前期工作停止,田自力辞职。报道称,副厅级“高配”的县委书记主动辞职,在国内尚属罕见。不过,另一罕见的是,整个事件可谓“三上两下”,而当事企业除了在停工当时表示了一下“震怒”,再未对此事做其他表态。

我们不必怀疑老百姓抗议的合理性,也不必因老百姓的抗议就否定项目的科学性,但我们从许多既有的事实中看出,任何一个重大项目的落户,如果没有群众基础、失去民意支持,那么这个项目即使今天不流产、不夭折,今后也会命运多舛。而这种民意支持,一是靠当地政府的宣传引导,二是靠当事企业的解释说明。

随着民本意识和民主观念的增强,老百姓对基层官员的信任,很难再像从前“令行禁止,令出即从”。今天,尤其是事关百姓自己利益的事,不管有多大的来头,没有解释,就没有认同,没有认同,就是无情地拒绝。就拿平江案例来说,按照官方的宣传材料,该项目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设计排放指标达到天然气电厂排放标准,污染可控。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投资总额超70亿、建成后每年可为当地带来6亿元财政税收的项目,带给平江的是“重大机遇”,是投资方对平江的“垂爱”。但令人唏嘘的是,不仅当地老百姓“不稀罕”,就连很多本土官员,也对项目本身可能产生的污染持怀疑态度。与此同时,平江又是国家生态示范区,青山绿水一直是平江人的骄傲。这无疑放大了当地群众对火电厂可能造成污染所带来的焦虑感,最终酿成了群体性事件,导致了项目停摆。

悲哀就在这里,明明是好事,却造成了坏结果。

不可否认,这里有老百姓的原因.老百姓在反对之前,可能对项目缺少科学、客观、理性的认识,可能是人云亦云、跟风起哄,从而在项目选择上有可能造成误伤、误杀。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企业,企业有没有将项目可行性论证做到实处?有没有督促当地政府组织项目听证?有没有讲清自己的技术优势?有没有出示权威的环评报告?有没有向老百姓陈述自己的“一片好心”……

本来,当事企业贵为“中国电力五虎”之一的华电集团,我们不仅相信它有项目操作的成熟思路,还相信它作为央企,能模范推进环境决策的民主进程,能自觉担起对公共舆论、对市场建设的引领作用。比如对这个火电项目,至少在项目落地前,要通过听证会,要充分地吸纳民意、听取民声,何况这在国内几乎已成惯例。

现在,不说投资70亿元的大项目,就连在某个地区建个电信基站、树个高压电架、建座垃圾场站或盖一个农贸市场,都需要组织召开听证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项目落地的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洞察当地民众对该项目的态度,如果民意反对强烈,那么就应该延缓项目的上马;如果项目的出台,是某个领导的“拍脑袋决定”,项目落地的时候又贪多图快,遭遇阻力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民意是最大的资源。对敏感企业的敏感项目来说,民意是需要争取的,对老百姓而言,不会因为你是央企、你出身高贵、你高大威武就能自动生成群众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意的争取过程,就是公共关系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表现为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表现为各种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一方面,企业应该认识到,各种社会信息对民众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大量膨胀的社会信息,企业想办法帮助民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公众对真实信息的利用和把握;另一方面,企业对公众的信息输出要足够强大,对发布的信息质量要经得起推敲。还是以平江项目为例,该项目落地前,虽然湖南发改委进行了公示,大意是在同级别的其他6座火电厂中,平江火电厂项目“排名第一”,但是,作为企业,此时仍没有启动有关火电厂的全方位宣传,当地群众对火电厂本身、火电厂建设的程序不了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第一”的概念化结论,令当地持反对意见的群众愈发怀疑,因为此时平江电厂的合作方,即华电集团不断传出的负面消息,反而增加了反对者的不安,因此,孱弱的民意基础随即坍塌。

还是那句话,在大众传播时代,公众舆论变得日益敏感,如果舆论引导不能坐实民意基础,县委书记的辞职,只不过为项目的搁浅增加了几分悲情色彩。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