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由英雄们写就的年代,北平终于没有战事。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从百年走来,向百年走去。在著述中国金融史的岁月中,“护行活动”从未中断。
中国金融家百年风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雪
中国金融家百年风貌
王利博制图
场景切换到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最后一集:当中央银行行长与亲眷含着泪水告别即将解放的北平,登上“共产党儿子”驾驶的飞机飞向台湾,继续完成“潜伏”任务时,老一代金融家的“悲壮”震撼了观众。
很多观众认为,《北平无战事》人性化地展示了历史风云中金融家的情感世界,这个形象,唤起了公众对
“百年银行”前世今生的兴趣。剧中关于货币改制、反腐反贪、金融家职业操守等问题、矛盾,都集中在“行长一身”,无不提示今天的金融人:历史,不能倒退。
金融战事
北平远逊于上海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以中国之银,供中国之用”的国家银行———户部银行于1905年8月在北京成立,后改为大清银行、中国银行。
乱世中的中国银行,相当复杂。
长期潜伏在“妹夫行长”方步亭身边的北平分行襄理谢培东,像只任劳任怨的“老蜘蛛”,成功占据“敌人的核心机构”。而有着经济学家的头脑和资深政客的手腕,深知任何形态的政治斗争都是嗜血的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经理方步亭,不相信孤臣孽子能救国,也不信阶级革命能换得大同。
这是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给出的部分故事梗概。
行长的“跌宕人生”,给了当今人们观察金融家的一个特殊角度。由此,记者在读到历史中记录的“担任过北平交行襄理的宋颛民,委任状由董必武、薄一波签署”时,自然地理解了,在那段岁月,北平分行的地位有多重要。
事实上,宋襄理的故事,颇像《北平无战事》行长身边的“谢襄理”,编剧说过,“北平行长没有历史的原型,但是,你如果感兴趣,可以好好研究那段历史”。
特殊时期的真实是什么?
资料显示,1949年3月,首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接到中央指示:中国银行有“其特殊性”,汉口、南京、杭州、西安、桂林、广州等地的中行机构积极组织职工,做好银行库存、账册、文件、公物的保护工作,迎接解放。
那段历史,暗含着多少血腥?
《北平无战事》告诉我们:九死一生的“行长”趴在飞机窗口俯视北平大地,留下继续“潜伏”,配合北平和平解放的“襄理”,只能独自一人,默望夜空,祈祷中国平安。
惨烈与纠结,让观众止不住为
“时代英雄”落泪。有金融界人士在其微博上感慨:“银行职业经理人的精髓,就是襄理表现出的全部精神特质,他赢得中国银行20年的信任,靠的是完美的人格魅力及职业素质。”
一位86岁的老中国银行员工回忆:1949年2月的一天,上海中行地下中共党员,就是冒着牺牲的危险,把写着“庆祝大上海解放”、“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语,高悬在外滩中行大厦。
北平没有战事?
是的。
在历史由英雄们写就的年代,北平终于没有战事。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从百年走来,向百年走去。在著述中国金融史的岁月中,“护行活动”从未中断。
一个家族
与中国银行的缘分
中国银行“百年庆典”时,一首诗歌《百岁抒怀》感动了无数员工。对历史感兴趣的作家,脑海中出现了很多情节,其中包括观众后来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中央银行襄理”与国民党官员在“银行仓库互为人质”。
时光转到1950年时,电视剧戛然而止。
第一任中国银行行长龚饮冰,绝对想象不到,未来会有一部讲述“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经理”的电视剧,可以强烈地抓住观众的情感。他也想不到,中央为了和平解放北平及更多城市,答应傅作义将军的“和谈要求”,运走国民党在北平金库的黄金白银外汇,“那位从业几十年金融事业的行长”就注定了“一生都回不到北平”的命运。
与中国银行结缘的故事,却从未中断,甚至远比电视剧精彩。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人每每走在西长安街或者到西单购物,都要看一眼设计别致的中国银行总部大楼。
而生活在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家族,一直与中国银行保持联系。建筑师贝聿铭表述:当父亲贝祖贻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创办了中行香港分行后,贝聿铭家族与中国银行就积下了历史渊源。
时隔60年后的1984年,贝聿铭设计了70层楼的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五年之后,贝聿铭又指导儿子贝建中、贝礼中设计了北京的中行总行大厦。此后的贝氏家族,在中国银行职工的眼中,就像亲人。工作了15年的银行员工张建鹏对记者表示:2012年购买的“纪念中国银行成立一百周年”澳门币纪念钞,正面主景设计就是贝聿铭。
那天,贝聿铭表示:希望中国银行历经风云,风华依然。
金融反腐行动
从未停止
“护行行动”从未中断;反腐行动,也从未停止。
天津金融博物馆里,1912年中国银行成立布告及中国银行自印发行的第一张钞票———南京券,静静地展示着岁月记忆。金融企业100年岁月,也印证着中国100年的历史。
2012年,中国交通银行迎来“百岁生日”时,中国银行在北京、香港、澳门三地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国银行100周年纪念钞币及邮票发行仪式”。
世界看到,中国的金融家们开始走向世界。今日,《北平无战事》之所以受到推崇,重要一点,是主题击中了一个“要害穴位”:反腐。历史上,因为推行“货币改革”而导致各类矛盾、斗争时,中国银行的地位、价值,金融家的意志力、政治敏锐性,显得极其重要。
1984年到1987年任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贸易清算部副经理、2001年当选国际金融协会副主席的刘明康“非常重视培养金融人才”。在他的记忆里,“道口81级”,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第一届的学生们,都是中国金融业不可多得的宝贝。
可在2004年,当中国银行出现朱小华、王雪冰、张恩照、刘金宝一批“银行家”落马事件时,他坚定地表示:“打扫干净房子后,再请客。我们不想在上市后听到‘伪银行家’的丑闻。”
要跟上世界的脚步,中国必须清除“伪银行家”。
毕业30年返校,带着《中国金融战略2020》的一位“道口81级”学者感叹:1984年春,中央银行制度开始建立,81级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学生们,无不憧憬着“金融市场的美好蓝图”。
有同感的还有1980年9月走进中国银行的肖刚。
作为恢复高考之后首届大学生,20岁的他难以想象,自己这一届将诞生出多位在国内金融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自己会与“中国银行董事长”的职位关联。
当中国银行“2004金融危机”成为记号时,《北平无战事》的很多镜头令行业内人士唏嘘。职业者操守和道义话题再次成为员工入职培训的主题。
2014年1月17日,“儒雅、专业、市场化技术型、职业银行家”的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到龄离任。李礼辉肯定不认识历史剧中虚拟的“金融家以及襄理”。但是,李礼辉在告别演讲里直陈梦想的“我们的家叫中国银行”,一样令人肃然起敬。
2014年,52岁的副行长陈四清接过了“行长大旗”。他“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句话,已经对“金融家情怀”做了告白。
给他“做时代背景”的是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上榜公司增至95家。在新上榜的31家公司中,中国公司占据了18个席位,其中共有13家金融企业上榜。
时光不能倒流,历史车轮只有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