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金融投资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里“双十一”支付再“堵车”银行带宽扩容瓶颈凸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阿里“双十一”支付再“堵车”银行带宽扩容瓶颈凸显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让阿里巴巴再一次经历了盛大的狂欢。与此同时,阿里“用户将迎来史上支付最为顺畅的双十一”的说法更是吸引了诸多关注,而阿里显然也为这一承诺做足了功课。据了解,为备战“双十一”,不仅阿里自己对支付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建行、平安、兴业、民生和中信等多家银行的行长更是亲赴杭州督战。

但是,《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11日凌晨的交易高峰期时,阿里支付系统仍然出现小范围的短暂拥堵,进而影响到了淘宝、天猫和一些外部商户的交易成功率。而其中与银行支付渠道相关的网银和快捷支付是这一时段支付拥堵的主要渠道。多家银行行长杭州督战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技术官程立9日曾表示,银行系统的承载能力已经达到2013年的两倍以上,用户将迎来史上支付最为顺畅的“双十一”。

这句话无疑透露了阿里和各大银行为改善支付问题所做的努力。《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为解决往年的支付堵车问题,“双十一”前一天,建行、平安、兴业、民生和中信等多家银行行长亲自赶到杭州督战。

据了解,与支付宝合作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有200余家,为了保障“双十一”,银行通常会提前数月进行技术评估和系统升级,并在10月份,与支付宝进行服务器压力测试和性能调优。“相比往年,今年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四大国有银行和各家股份制大行都改变了以往分行各自对接的模式,开始进行总对接,即银行总行科技部与支付宝系统对接。这一模式变更的好处在于银行科技部技术力量可以集中投入,同时减少交易链路消耗,提升系统处理能力及稳定性。”程立表示。

一家国有银行科技部内部人士贺军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早在9月就和支付宝开始了相关支付系统准备工作,如对服务器扩容、进行渠道性能压力测试等。为了维护“双十一”当天的系统稳定,我们银行都安排了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阿里云支付系统再次升级

据了解,为了解决支付拥堵问题,今年以来,支付宝在系统和技术上再次进行了升级。其中,阿里自行研发的“云支付”系统在“双十一”之前正式封顶。

相比上一代的支付宝系统架构,“云支付”架构可以支持十亿笔以上的每日支付处理能力。而这一支付系统是建立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上的,实现了全分布、全冗余、高弹性、低成本的海量交易与数据处理架构。

据介绍,“云支付”架构下,智能服务系统会实时获取用户购物与支付过程中的异常数据,通过智能分析手段自动识别用户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普通用户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更快速通过支付宝帮助中心得到标准化解决方案。

程立在天猫“双十一”现场透露,支付宝在今年“双十一”的交易峰值已经达到285万笔/分钟,相比去年“双十一”期间79万笔/分钟的交易峰值,今年系统的支撑能力达到了去年3倍以上,用户整体支付体验相比去年也顺畅不少。小范围拥堵折射银行带宽扩容难题

尽管阿里和银行都为支付顺畅做出了努力,但在11日凌晨交易高峰期时,阿里支付系统仍然出现了小范围的短暂拥堵,影响到淘宝、天猫和一些外部商户的交易成功率。

一位姓董的消费者向《中国企业报》记者抱怨:“我已经提前把中意的商品放进了购物车。当晚整点过几分,我满怀信心的准备支付,却发现有的商品支付不了。”“网银系统在巨大的交易冲击下出现支付系统拥堵甚至瘫痪的问题一直都存在。”贺军表示,对于银行来说,要解决支付系统的长期堵车问题则需要升级硬件,提高服务器处理能力以及改进网络架构。“我们银行目前已经尽最大努力把平时闲置的服务器在支付高峰时段全部启用。”贺军称。

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从运营成本角度来考虑,银行希望网上支付的交易量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并且可控,如果电商经常搞峰值交易,会增加银行运营成本。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银行和支付宝的合作,根据支付量,支付宝付给银行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回佣。那么,这笔网络支付带宽费用该归银行还是阿里承担?

贺军认为,银行不会为这一天的大交易量买大量的服务器,最多把能暂停的业务停掉,为这一天让路。“像‘双十一’这样的促销活动,网上银行支付交易量都高度集中在当天处理,处理量可能是银行平时的好几倍,银行得相应增加网络支付带宽,这部分支出本身就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一旦增加了带宽,平时的交易量也得达到相应带宽的信息处理量,否则既花了钱又没有达到一定处理量。”贺军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而截至记者发稿,阿里并未对此发表言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