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非洲:民间版“中国马歇尔计划”萌动
来源:中国企业报
突破非洲:民间版“中国马歇尔计划”萌动
(上接第一版)此前由于连年的内战、骚乱,经济一蹶不振,直至最近政局稳定,经济复苏,国家百废待兴,有大量的项目亟待建设,正是中国企业投资的最佳时机。
“这次,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州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推出了270多亿美元的投资项目,考察团对其中的港口建设、城市交通、农业开发、房地产、旅游开发、食品加工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讨。”周德文告诉记者,非洲土地肥沃、面积大、人口少、规模化农业发展落后等现状也为展开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另一方面,科特迪瓦已经制订了电网改造计划,而当地生产相关设备的企业并不成熟,这对于中国的相关企业而言也有很大潜力。
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实让考察成果颇丰。周德文介绍,在今年科特迪瓦出台的70万套总统安置房项目里,此次谈判签下了12万套,并落实了其中的5万套。此外,对科特迪瓦旅游项目的相关开发签订了框架协议,对非洲第二大港———阿比让港的扩建,也签订了备忘录。
周德文告诉记者,非洲工业还相对落后。在加纳,他和考察团成员就目睹了沙中洗金的全过程。当地矿工现场采样,淘出了含有金末的沙子。矿工用刚淘的河沙开始“洗金”,整个流程非常原始,经过矿工的熟练操作,河沙中的金粉被“洗”了出来,这些都给中国企业创造了机会。
200万人口小国里的
1万中国人
面积近24万平方公里、人口2482万、在独立前被称为“黄金海岸”的加纳,由于一半以上国土都存在着金矿,是继南非后的非洲第二大黄金生产国,其广阔的开发前景也使得考察团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加纳是世界上黄金存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资源丰富,但由于国家自身的配套设备不成熟,使得开采还很不完善。这次考察团对加纳黄金矿工库马西进行了考察,签署了两个金矿合作意向书。”周德文告诉记者,“他们还对加纳的电站建设、电力工程承包等合作与加纳国家电力和能源机构主席lNG.STEPHENk.DOKU进行了交流,表达了合作意向。”
“这一路上我们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因为对于非洲人民来说,中国是他们的全天候伙伴。”周德文回忆说,两国许多的设施都是中国援建的,诸如科特迪瓦的外交部大楼、文化中心,还有加纳通往矿区的360公里公路以及许多医疗设施等。“我们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不求回报,所以他们信任我们。只要是中国的合作项目,都会得到支持”。
“现在简单的贸易已经不赚钱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非洲没有投资机会。”周德文告诉记者,对一些有资金、有规模、有技术、有通道的企业来说,非洲依然遍地商机。他们成立非洲投资机构的目的也是为整合企业优势,抱团发展。他说,实际上,除了少数非洲国家发展得还不错,95%的非洲国家的工业、农业几近空白,几乎各行各业都需要投资。缺乏商品加工、制造能力,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依赖进口,尤其是贸易进口,鼓励外来投资。
投资广受欧美亚国家欢迎
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周德文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这次北京APEC峰会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和《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等多项倡议,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契机,他们正在积极组织准备第二次赴缅甸投资考察。他说,为帮助国内更多企业到缅甸投资服务,他们已经注册了缅中投资发展促进会和缅中企业投资发展公司。另外,已经有企业在缅甸投资建设工业园区。
投资人内蒙古商人苏亚勒图不愿对记者透露园区建设的情况。作为此次一同投资考察的浙江优耐防火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崇坚告诉记者,苏亚勒图在缅甸经营多年,非常熟悉那个地方,该项目已经启动。他说,对于国内企业到缅甸投资,主要是这里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国内工人每个月工资需要三四千元,而缅甸工人工资每月只要三四百元人民币;另外,国内企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价格战使得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而外贸常遭遇贸易壁垒,到缅甸生产就可以减少这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有利于企业扩张。
事实上,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周德文告诉记者,以前走出去的主要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国有大型企业,主要是国家层面的大型项目,如铁路、资源开发以及公益项目建设等;另一个是个人或者个体工商业户,主要是餐饮业和商贸业。他在非洲加纳投资考察时就听说仅他的老家———浙江江山市(县级市)就有300多人在那里经商务工。他说,从地域上讲,目前中国企业的脚步已经遍布非洲大陆,南非、中非、西非都可以看到中国商人的身影。人口仅有200余万的内陆小国莱索托,来自中国的生意人就超过1万人。
今年6月份,周德文率领来自浙江、上海、陕西、山东、广东、湖南、河南、江苏、江西、北京、内蒙古等地的95位中国企业家先后考察了美国芝加哥、弗吉尼亚、华盛顿和纽约等多地,并与中美总商会组织的近百名美国企业家进行对接交流。
事实上,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企业自身的实力增强,欧美发达国家也欢迎中国企业的投资。周志江告诉记者,以前欧美国家原来的高端市场惧怕使用我们的产品,对我们的高价格不能接受,就像40多年前,他们不能接受日本的产品一样。后来他们发现,不用日本的产品他们吃亏了,现在中国的情形和那时的日本一样。同样,“现在他们开始接受我们的产品了。当然,也欢迎我们的投资。”他告诉记者,他们在国外的一个投资项目即将落地。
“欧美国家也非常欢迎我们的投资。”周德文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份,他率领40多位中国中小企业家到欧洲考察,受到了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政要的热烈欢迎,并与中、法、德近500位企业家参加了“2013中欧中小企业合作周”,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华佩表示,许多中国企业把如何在欧洲建立完整而鲜明的企业文化作为重要课题,树立有特色的企业形象将为企业赢得国际优秀人才。目前在北威州有将近800家中国企业,杜塞尔多夫与科隆是中国企业投资的理想之地。
谨防投资风险
走出去寻找蓝海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快转型的重要途径。周德文告诉记者,企业走出去,一方面是到国外去开眼界长见识,寻找投资机会,打开合作渠道;另一方面,这几年国内外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国外,非洲、东南亚国家战乱逐步平稳,需要大力发展国内经济,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企业投资机会减少,投资成本加大,加之有的企业前几年投资不顺造成的影响,转型升级、走出去成为重要渠道。他说,像温州主要以轻工产品为主,但是目前国内竞争激烈,而且很多行业趋于饱和,但非洲对这些产品又非常稀缺,如此,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性,对企业来说就是机会。
企业茫然走出去不可取,必须非常谨慎。周德文告诉记者,非洲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尽管机会很多,商机很多,但风险也比较大。有的国家,虽然结束了战乱,但是有的省、邦还在打仗,还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所以必须选择一些比较稳定的区域进行投资。另外,还要避免不同的法律、生活习俗、风俗习惯带来的风险。他告诉记者,他们非洲投资俱乐部在尼日利亚,就聘请了非洲现在的执政党———人民民主党的公共关系部副部长担任非洲投资俱乐部在尼日利亚的首席代表。这样一来,如果中国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就由首席代表出面;其另一身份便于在该国内部协调,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长期与国外打交道的周志江告诉记者,除了要规避政治、法律以及风俗的风险外,对于企业怎么走出去,他有更加独特的思考。他说,企业走出去前要弄清楚,不要发展跟他们本国产业有竞争的项目,而是要投资他们很需要、很稀缺的产业。那么,我们到对方国家去发展,当然会受到充分的保护。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的加快,地域、政治、法律等诸多风险因素不断凸显。综合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风险和困境:一是政治信用风险、海外上市风险、并购风险;二是语言困境、法律条款限制等;三是项目的终止、毁约、绑架等。这些都会使国内企业面临大额损失,走出去的同时,要做好风险应对准备。他说,早在十年前中国政府就已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但时至今日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遭遇不公平待遇时有发生。他建议,当企业在海外遭遇不公平待遇时,政府应罗列投资项目报复清单、成立专门组织或协会支援在海外遭不公平待遇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