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全球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全球化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果蔬赴俄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中国果蔬赴俄记

目前包括沿海和内陆的多个省市纷纷在行动,欲把自家特色果蔬等农产品直销俄罗斯,占据市场。王利博制图

凌晨4点的绥芬河市,街道上人影寥寥,但是刚刚下火车的魏晓庆正在马不停蹄地装卸苹果,这些苹果和他一起来自山东平度;而和他一样忙碌的,是绥芬河市蓝洋农业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人们,他们正忙着把五彩椒、西红柿、马铃薯、洋葱等果蔬打包装箱。几个小时之后,这些苹果和蔬菜就将被摆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的超市货柜。

今年8月以来,为了抵制欧美的制裁,俄罗斯政府宣布未来1年内,完全禁止进口来自美国、欧盟、澳洲、加拿大和挪威的肉类、鱼类、牛奶和水果。为了弥补其造成的供应缺口,俄罗斯政府计划从非西方国家地区进口食品。

国内多家果蔬企业

跃跃欲试

最近,重庆市果品行业协会会长刘明毅忙得不可开交。

据了解,俄罗斯大型水果进口商嘎玛食品公司计划11月初组团来渝考察重庆水果市场及相关产地。而刘明毅正和协会旗下会员企业一道,对俄方考察团来渝做接待、对接等最后环节的细化和完善。

“听说俄罗斯停止从波兰进口苹果,所以我们迫切希望寻找到向俄罗斯的出口商机。”山东沂源大华永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文喜表示。

而多位企业人士均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果蔬直销俄罗斯可节省不少成本。

“重庆产柑橘卖到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市场,主要通过广州江南市场、牡丹江果品市场等转道出口。”重庆香满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廷松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目前的出口方式均是由重庆或外地各水果贸易商先卖至东北口岸,由当地经销商通过转口贸易再销往俄罗斯。

“转口方式出口水果,大部分利润都被诸如东北当地的转口经销商赚取了。”刘明毅表示。

“相比转口贸易,直销俄罗斯市场可大大节省我们本土水果贸易企业的成本。”重庆市刘建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公司刚做过测算,比如,经渝新欧大通道直销到俄罗斯的水果,目前运输成本(包含运箱、损耗等)在2000元—3000元/吨,由于减少了转口贸易这一中间环节,成本至少降低15%—16%。

而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部分企业正在积极谋划布局,以期抢食出口俄罗斯。

奇易网总经理蒋晓春就表示,“按公司规划,准备投资5000多万元在江津双福新区打造一个农产品网络批发平台。”

蒋晓春表示,未来将以新疆阿拉山口口岸为基地,把重庆产的水果、蔬菜及国内特色农产品借渝新欧通道直销俄罗斯,甚至欧洲市场。

海关利好政策

节省运输成本

有观点认为,俄禁令将为中国苹果出口打开新的一扇窗。

“单从苹果进出口来看,2013年,中国苹果出口总量99.5万吨,出口金额10.3亿元。而波兰出口至俄罗斯的苹果就占到中国苹果出口总量的63%,因此从苹果单品来看,俄禁令带来的新增份额就非常可观。”长江证券发布的相关研报显示。

而中俄海关实行监管结果互认政策的落地,则大大缩减了“萝卜白菜”通关时间。

据了解,自8月8日起,中俄海关实行监管结果互认,即双方海关对特定商品单方查验出口至另一方,另一方一般不予查验,直接放行通关。也就是说一方的特定商品出关,另一方直接放行入关,免去检查。中国的果蔬成为了约定的特定商品之一。这大大缩减了“萝卜白菜”通过海关所花费的时间。

“我们以前向俄罗斯出口过苹果,但因为存放保鲜不当造成苹果腐烂,终止了合作。鉴于今年不同的市场机遇,我们准备再度开拓俄罗斯市场。”阿克苏地区红旗坡农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水果出口俄罗斯,一定要做好保鲜。”

“现在在政策利好下,运输时间缩短以及运输费用降低是吸引我们这些果蔬批发商的关键。”山东合益经贸法人代表刘辉对《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

拉动物流仓储

等基建项目发展

有专家表示,俄罗斯扩大中国果蔬肉食品的进口量,还将会给物流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许多其他领域的基础项目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农产品易腐易烂,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甚至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作效率对农产品进出口影响甚大。相比工业品,损耗是农产品在物流运输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北京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刘明开对《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而这些特殊性将进一步拉动果蔬农产品相关的基建项目的开展。

“农产品的商机在整个产业链上能带动物流企业的发展。”江华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有的公司开始针对客户进行定制运输清关方案的服务并与可靠的保险公司合作为货物投保。

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一家名为Baorong的中国企业将斥资970万美元在当地建立一个拥有7万平方米批发市场和3万平方米库房及装备冷库等其他设备的特别跨境海关区,而预计在2014年年底,一家名为Dili的中国公司也将建设一个类似的跨境贸易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