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须建设安全保障体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须建设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成为一个热词。向海外输出基建产能、化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危机,以投资换资源、以投资换市场、以投资换良好的国际关系,这项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看上去很美”。然而,无论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结果来看,还是从目前的国际投资环境来看,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还面临着多重风险。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是要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智库,防范对外投资的政策、法律和文化风险。
自中国政府在2001年确定“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在过去十几年间实现了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字,2013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收益极低。有关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中国资本对外输出所得与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所得利润的轧差为-599亿美元。这意味着2013年中国央行1.97万亿美元的对外净资产,投资收益率为-3%;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资产负债表课题组的测算,海外FDI在中国获得的收益利差平均为22%,美国更高。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遭受巨额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
缺乏对投资目的国法律制度和文化的研究,忽视中国相关法律与投资目的国法律间的差异,是造成众多中国企业折戟海外的首要原因。这一问题目前已经受到国家决策层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相关智库要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提供有实用价值的法律咨询服务,不仅要加强对投资目的国法律(特别是商法)与国内法律差异的研究,而且要加强对投资目的国法律环境(特别是执法情况)的研究,甚至是包括当地潜规则的研究。
第二是要重视对地缘政治风险的预判,防范战争和政局变化风险。
政局变化对投资安全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早在2003年,中石油即与俄罗斯私营尤科斯石油公司达成了安大线输油管道意向,却终因各种政治原因放弃;其后安纳线、泰纳线等中俄能源贸易合作也是屡遭波折;而中石油与中石化投资俄上游领域也屡屡受到压力。再比如,曾一度被热炒的中泰“大米换高铁”计划,也因为泰国政局的变化而暂告终结。另外,在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中,中国企业的损失都堪称惨重。仅在利比亚战争中,中国企业就撤出3万多名员工,保守估计经济损失超过200亿美元。
通常来说,这些政局的动荡及战争的发生都会有许多先兆。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慎重预测相关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防止对结果的误判,引导企业在投资时尽量避开高风险地区,或指导企业在风险加大时及时撤离,都会大幅度减少企业的投资损失以及海外员工的安全风险。早在10年前,来自外交部、商务部和公安部的代表就已成立工作组,评估海外安全状况并联合应对紧急事件。但是,机构规模和中国激增的对外投资及出境人员数量极不匹配。仅从数量上看,中国外交部仅有6500名职员,相当于每人为18万名公民服务;相比之下,每6000名美国人就有一名外交人员。服务人员的不足导致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利益不能得到及时保护。例如,2013年当100多名中国公民因在加纳非法采矿而遭拘禁时,中国使馆仅有一名官员处理该事件。
第三是要加强中国对国际政治和军事影响力,防范针对中国投资的恶意行为。中国一些重大对外投资项目遭遇变故的背后,往往都有海外敌对势力及经济霸权国家的干扰和破坏。(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