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不能动摇国资根基
《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十月谈》报告会观点精彩纷呈,与会专家认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丁国明鲁扬
“混合”不能动摇国资根基
日前,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和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十月谈》系列报告会在京举行。《中国企业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从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各研究机构到国企和民企,都在关注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进程和遇到的新问题。
就目前来看,大型以及特大型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现阶段还存在诸多困难,产权、法规、改革成本等操作层面有许多难题待解。会上,国内知名的一些专家、学者和央企领导畅所欲言,分享了他们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认识。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国企竞争活力,是把公有和非公两种所有制都搞活。改革过程中对混合所有制不要产生教条主义的迷信,切忌在形式上为混合而混合,更不能动摇国有资本的根基。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什么行业不是充满竞争的。要求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必然导致国有经济退出所有经济领域,其本质就是彻底私有化。
楚序平强调,要加大力度,创新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形式,更多向包括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产业基金等更广泛的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可以也应该降低混合所有制投资门槛,通过资本市场引入公众小额投资,保障公众参与的公平机遇。除此之外,楚序平认为,推行员工持股应该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大亮点,无论是国有企业,私人企业,还是外资在华的企业,都应当推进员工持股改革。未来可以这么说,只有员工持股的企业,才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好企业。未来员工聊天,应经常问这句话“你持股了吗”?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认为,我国中小国有企业通过前几轮的改革已经退出了国有资本行列,现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这些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要求的‘公平’和资本主义要求的‘市场’相结合的最好的方式。”刘伟说,在中国的所有制改革探索过程中,混合所有制是一种新的路径。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混合所有制是为大型国企改革设计的新理论,混合所有制改革要走出五大误区。第一,要走出混合所有制就是私有化的误区;第二,不要以为混合所有制就是私分盛宴;第三,不要认为混合所有制就是“浑改”;第四,不要以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单兵突进,必须要有统一的监管;第五,要走出为了混合所有制而混合的盲改误区。
据了解,作为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速度最快的央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下简称“中石化”)在体制内率先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销售公司。目前已建立包含职工董事在内的多元化董事会,并先后与12家非公企业签订了产业协议,还将在全球招聘9名企业高管。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中石化希望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借民企的活力改善自身治理结构,转换体制机制,从而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更加符合市场规律。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表示,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只是开了一个小门缝,很多行业还没有形成充分竞争的局面。很多民营企业的产业链很长,有勘探、开采、炼化、仓促、运输、零售等等很多产业,有些国有企业只拿出一小块业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杯水车薪。
庄聪生认为,在混改过程中要把握三个原则:第一,让国企和民企在改革中实现互惠共赢;第二,破除隐性壁垒,让民企能够真正参与改革;第三,解决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后,企业运行效率问题。
和灵资本董事长卞华舵直言,要打破国有企业的控股权,所有中国企业都是人民的企业,谁有能力应该让谁来控制。
吕大鹏建议说,民营企业别太在乎控制权,大家应该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打一个比方,中石化这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点娶媳妇的感觉,新家庭当中,小伙子占70%的股份,媳妇占30%的股份,结婚之后,不在于谁说了算,而是共同把这个家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