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今日华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今日华兴
 

2014年11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干好活”和“带好徒”———王振光在华兴的两个“信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朱肖红

“干好活”和“带好徒”———王振光在华兴的两个“信仰”

王振光

也许是人比较随和的缘故,也许是技能比较老练的缘故,也许是“老华兴人”的缘故,石材机械公司机加车间元老级的铣床工王振光,年少年长的人都爱喊他“老王”。一提到老王,大伙对他就是“羡慕、嫉妒、恨”。

对老王的“羡慕、嫉妒、恨”,首先源自于老王的那一手好活、那一手绝活。别看老王是40好几的人了,但粗活细活都干练利落。好多别人从没干过的“难活”,到了老王的手里那就成了“小菜一碟”。大多数的人都不乐意干那些既零碎又“古怪”的活,可这些活一旦到了老王的手里,瞬间就会被分门别类好,好几十张的图纸,经他那么一分类,哪些用装夹法,哪些放在一起效率更高,老王一看就胸中有数,绝不含糊。记得有一回,一位干铣床的同事在调整设备转速的时候有点高了,干起活来设备不停在颤抖,当时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就找设备维修工来看了看。维修师傅一看就数落他不会合理操作设备,这位小同事不服,说了句“老王平日就是这么干的,转速高点干活效率才高”。维修师傅一听,立马明白这是在学老王干活呢!苦口婆心地劝解道:“老王能够这么干,你不能,老王的设备和你的不一样,老王操作设备的熟练程度也和你不一样。老王干活有绝招,你得多学他的绝招才行,不是班门弄斧就行的。”

老王不仅在干活的技巧上有一套,而且在干活的韧性上也有他超常人的毅力。每天早上很多的员工来到车间还没换上工作服,老王就“轰轰”地开启机器开工了;临到下班,有的同事着急要收工,他却总是做好“压阵”的准备。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因为公司接到一批临时订单,客户急要,老王一接到车间主任的紧急电话,二话没说就赶回车间加班了。原本的国庆小长假,变成了一个“紧急任务突击假”,老王连一句埋怨的话也没说。就这样,早晚多做一点,节假日多做一点,月底的绩效排名总是老王第一,大伙对他“羡慕、嫉妒、恨”也情有可原了。

对老王的“羡慕、嫉妒、恨”还源自于老王所带的那些徒弟。原本“师带徒”就是华兴的一项老传统。所有新来的员工,来到华兴都会接受相应的实习训练,签订相应的拜师协议,有师傅来教授实际操作技能,待出徒考试合格之后才正式开始单干。

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老王没想这么简单,凡是拜师于他手下的徒弟,无论“功底”和“背景”,来了都得经他“精雕细琢”,最后都成了好“玉”。有时候大伙私底下也会议论说“老王的运气怎么那么好,所有的徒弟没一个偷懒,都那么能干”。其实,并非是老王的运气好,而是老王教导有方。

带好徒弟,老王的秘方在于他对徒弟的“严加要求”和“以身作则”。老王养成的敬业精神,首先对徒弟就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另外,老王还有一种无私的传道授业精神,只有师傅乐于教,徒弟才会乐于学。如果说当师傅的因害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有所保留地教徒弟的话,那作为徒弟的也就很难学到真正的技能了。

正是由于老王的“乐教”,促成了徒弟们“善学”,结果是师徒“双赢”。老王的徒弟“放飞”后,一个个都成了技术骨干,而他们在学徒期间不遗余力的“猛干”,也为老王挣取了一份应得的回报。

这就是王振光———一个仅凭“干好活”、“带好徒”的两个“信仰”,在华兴不但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还为华兴“好人”提供着学习的素材。在华兴,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老王”的无私付出,才成就了华兴的丰功伟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