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连新闻采编权都不具备的网站,竟然
号称开创了“24小时不间断滚动更新”的网络新闻模式,所以,以全球的眼光看,陈彤以及新浪网的成功,是个很怪异的现象,但这是“中国式事实”。
陈彤的“退”与扎克伯格的“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任孟山
陈彤的“退”与扎克伯格的“进”
10月22日,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开启第五次访华之旅,且与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结伴同行。同一天,新浪发出内部邮件,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因个人原因将于近期离职。
好吧,一年只有365天,实在太少,使得那么多事情不期而遭遇,比如陈彤要离职与扎克伯格到访。也没办法,这是个网络时代,与网络相关的人和事实在太多,想不撞在一起都难。
有人说,不要过度解读陈彤离职。是的,没有必要过度解读。在越来越强调市场经济的当下,每个人的离职都是在反复权衡得失之后的自由选择,跟你我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我们观察这个世界,要关注的不是事件中的人物,而是事件本身。陈彤与扎克伯格,都是互联网时代的象征性人物,代表的不仅是互联网迭代进展,还有中国与美国的互联网差别,以及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从互联网迭代发展而言,陈彤以及新浪是互联网1.0、互联网2.0和移动互联网1.0时代的标志,对应的分别是门户、博客与微博。在成功学的意义上讲,陈彤以及新浪都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放眼全球互联网,特别是在中国与美国之间比较而言,陈彤以及新浪在互联网1.0时代的成功,本身就是一个怪胎,是一个只能发生在中国的怪胎。可资佐证的就是,像雅虎这种所谓美国门户迅速死掉了。
为什么?
在一个版权保护发达的国家,不可能持续存在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况且,还有好几个。一个连新闻采编权都不具备的网站,开创的竟然是“24小时不间断滚动更新”的网络新闻模式,而被广泛称誉的总编辑成功的要求竟然是“快速、海量、准确”。这听上去简直就是个笑话,但这是“中国式事实”:一个不生产新闻的网站,打造的金子招牌是“看新闻,到新浪”。
在美国,你要是想看《纽约时报》的文章,就必须到《纽约时报》的网站上去看,别人给你免费看几篇,那是人家大度或者暂时使用的营销模式。而不是有个门户网站,把那么多著名传统媒体的内容聚集在一起,供美国公众观看。谁也没有这个能量,因为谁都付不起内容使用费。没有谁敢无偿地商业性使用《纽约时报》的内容,也没有哪家网站敢不付钱就可以大肆转载《纽约时报》的文章。假若真有发生,那它一定死得很惨。
但是,在中国,就可以。而且,所谓门户,多年来都活得很好。或许有不少人,大概听说过新浪不能转载来自北青传媒旗下媒体新闻的故事,北青旗下的著名媒体是《北京青年报》。按照正常的逻辑,这才符合常理。要知道,每个著名报纸的新闻采编费用,每年几千万甚至上亿,算不上什么稀罕事情,拱手免费奉送或者低价转让给其他网站,其中怪异的商业逻辑肯定令人匪夷所思。
当然,后来的发展是,传统媒体不再那么发扬雷锋式精神,门户网站能占的便宜越来越少。而与此相应的是,门户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好多不太出名的媒体,需要仰仗新浪这些门户的转载来扬名,甚至,能否被门户转载或者放在头条,竟然成为很多传统媒体考核文章质量以及奖励编辑记者的考核标准。这种标准,恐怕只中国媒体独有:自己创作的优秀内容,却将流量给了门户。
正因如此,国内无数文章讨论《纽约时报》付费墙的成功,想用来作为拯救中国传统媒体的参照,实在是没搞明白南橘北枳的常识。而且,新闻生产与传播中,美国的新闻网站主要脱胎于传统媒体,而不是中国式门户。同时,对于网络新闻的需求,美国公众远没有中国公众强烈。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才有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成功:它不生产新闻,也不敢转载新闻;如果有新闻转载,是用户自己的事情。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对美国传统媒体的冲击,主要来源于社交媒体兴起之后,而不是当年的雅虎这种美国门户网站。
所以,陈彤是中国的,扎克伯格是美国的,传播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更能看清这个事实。时下流行的词汇是“创新”,但陈彤是中国式创新,不具有原发性,除了在中国,在其他国家没有跟随者;扎克伯格的创新,在全世界都被津津乐道,正如在中国,他的网站我们上不去,他和他的网站,在中国却尽人皆知。
(作者系新闻传播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