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南区“千企转型升级”的智慧之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蔡杉杉本报记者杨子炀
天津津南区“千企转型升级”的智慧之道
天津市津南区双港总部经济产业园,1—9月份新引进企业77家,累计达到1300家,完成税收3.4亿元 天津市福臻装备有限公司引进高端装备焊接生产线
伴随着天津市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出炉,天津市津南区日前公布了“千企转型升级”工作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津南区已完成转型升级企业391家,占到天津市万企办下达任务总数的88%。其中,改造提升完成266家,正在实施的121家,预计年底完成395家;产业转型已完成18家,正在实施34家,预计年底完成52家;关停重组已经完成107家,预计年底完成132家。目前,577家企业转型升级共投入资金24.3亿元,完成税收14.36亿元,预计全年完成税收19.2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津南思路”助推“千企转型”
津南区有大小企业近5000家,近年来,津南区加大对各类企业的升级改造步伐。通过扶持一批、淘汰一批、关停一批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津南双港工业园区,一批科技型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提高。天津轮达鑫盛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员工不足60人的小厂,自从企业升级后,自主研发出数字程控设备,可以生产国内毫米最小钻头,企业的年订单达到4000多万元。企业总经理金福利说:“现在在国内咱们是属于领先的,这个行业规模不是很大。这几年企业也在发展,技术也在进步。现在是数控的,原来都是液压的,液压的比较传统、比较老,漏油、环境污染。最近,想着利用自己的技术搞一些工具的生产、小钻头的生产基地。”
津南区在“千企转型升级”工作中,按照全面摸底,逐企施策、分级分类、明确期限、标准、一次成功的原则,下大力抓好“千企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环境改善、能耗降低、效益增加、就业不减的四大目标,助推地区经济发展升级。
“千企转型升级”的第一部分是技术改造。截至目前,技术改造的项目282个,150个项目已经完成,124个项目正在进行,分别占任务数的53.1%和43.9%。技术改造的282个项目,企业总资产207亿元,转型升级项目已完成投资13.7亿元,预计2014年新增产值15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2.6亿元,新增税收6260万元。
专精特新是津南区第二主抓内容。专精特新研发的项目29个,9个项目已经完成,20个项目正在进行,分别占任务总数的31%和69%,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29家企业总资产18.2亿元,研发项目已完成投资1.1亿元,预计2014年新增产值3.5亿元,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新增税收1440万元。
只有保护有效专利才能激发创新。有效专利引领的项目87个,68个项目已经完成,19个项目正在进行,分别占任务总数的78.1%和21.9%,年底前全部完成。87家企业总资产27亿元,已完成有效专利项目研发投资8800万元,预计2014年新增税收1660万元。
通过提升管理助推企业升级。管理提升的企业136家,93家企业已经完成,32家企业正在进行,分别占任务总数的68.3%和23.5%。125家实施管理提升企业已完成投资1.2亿元。预计2014年新增产值5.8亿元,新增税收4040万元。
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截至目前,津南区内企业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的企业21家,18家企业已经完成,3家企业正在进行,分别占任务总数的85.7%和14.3%,年底前全部完成。21家企业总资产17.4亿元,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企业已完成投资2.1亿元,预计2014年新增销售收入3.5亿元,新增税收2800万元。
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企业24家,18家企业已经完成,6家企业正在进行,分别占任务总数的75%和25%,年底前全部完成。24家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企业总资产64.6亿元,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企业投资7.8亿元,预计2014年实现税收4670万元。
结合天津市委、市政府“万企转型”战略要求,要关停淘汰部分落后产业。津南区结合实际,总结出需关停淘汰的企业122家,截至目前100家企业已经实现关停,22家正在进行,分别占任务总数的81.9%和18%,年底前全部完成。122家关停淘汰企业盘活工业用地5910亩,下岗职工9557人,已经通过镇政府统一安排或两级劳动保障中心推荐等方式安置职工8435人重新就业,其余职工都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费和安置费,自谋职业。
兼并重组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之一。津南区通过实际考察、总结出兼并重组的企业20家,目前5家企业已经完成,5家正在进行。10家重组企业预计全年新增税收2930万元。
助推园区转型升级。园区转型升级1家,目标任务环境改善。计划投入3000万元,对园区道路、绿化、沥水泵站及管网进行完善。“一企一策”助企业提速增效
津南区为保证顺利完成“千企转型”战略计划,区委、区政府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津南区千企转型升级领导小组,津南区李国文书记任组长,区长赵仲华、副书记刘惠等10位区级领导任副组长,按照各自分工,统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各街镇、开发区相应建立了企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和机构,专人负责,主要领导盯紧靠上,细化目标任务,狠抓落实,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政府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一条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是转型升级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企一策”的“定制化服务”是津南区“千企转型升级”的一大亮点。结合企业产品、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发展目标等方面,政府组织相关咨询机构在配合企业大量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一企一策”,重点项目升级方案聘请专业机构对升级方案进行咨询、诊断,同时在天津市科委的具体指导支持下,津南区筛选出100家非科小企业,由专业的咨询公司制定、诊断转型升级“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纳入科技型企业发展行列,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制定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政策。结合天津市万企转型升级鼓励支持政策,为扩大支持、引导作用,津南区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企业转型升级工作。集中完善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专利实施转化项目专项资金、工业节能专项资金、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津南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促进工业中小企业开展现场管理的奖励办法、新增企业技术中心和新增小巨人企业专项资金”等支持政策,形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撑和保障。
按照万企转型升级路径,津南区在环境治理方面狠抓重点。结合美丽天津一号工程,为解决小站东部地区78家阀门企业铸造冲天炉直排问题,津南区领导带队经过几十次的深入基层调研和推动,小站东部地区阀门铸造企业已经形成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并已经全面启动。据了解,目前3家冲天炉环保改造试点企业已经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通过了环保部门的排放检测,各项数据均远远低于国家环保排放标准。预计整个地区在年底以前完成30余台冲天炉改造任务。另外,冲天炉改电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动,两家试点企业已完成设备安装,正常生产,改电炉40余家中的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完成设备选型、改造厂房及用电申请等工作。预计整个地区阀门铸造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后,总投资将超过2亿元,改造后,每年减少粉尘排放450吨、二氧化硫排放5500吨。为支持津南阀门产业发展,区政府出资3700万元,为小站东部地区输送4条10千伏高压线,用于满足这一地区阀门企业冲天炉改电炉的用电需求。目前此项工程基本竣工,10月底具备输电条件。二是对于21台工业燃煤锅炉,根据津南实际情况,全部进行了达标排放治理,目前全部完成。三是督促工业园区内的12家工业污水直排企业,全部建设了污水管网,接入就近的污水处理厂,实现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目前津南区各工业区范围内的全部工业企业均实现工业污水集中处理。
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荣程集团关停了36平方米和72平方米两台烧结机,淘汰了410立方米高炉,年减排二氧化硫3475吨,减排粉尘1185吨;大站水泥厂淘汰了两台立磨机,降低能耗40%以上。在治理小电镀企业方面,津南区依据天津市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对18家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小电镀企业全部予以关停。
在推动技改方面,企业的积极性较高。津南区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3.7亿元。其中,荣程集团投资1.2亿元,新上烧结机球团烟气脱硫项目。广聚源纸业投资3680万元,购置47套造纸烘缸,对二号造纸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了改造。畅乐电子投资3500万元,新上轴截式成型机、单动单量起重机、数据自动送料机、离心泵等,申请专利用于将导磁板和铁盆架压合的冲压装置等十余项。
在提升现场管理方面,亚星散热器、利好食品、渤海阀门等20家企业完成5S管理植入工作,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整体收益。对辖区内13家危化企业,依据相关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完成了安全生产管理三级达标认证,消除了生产隐患。
在企业关停重组方面,贵州益佰制药出资7.95亿元,收购中盛海天制药100%股权,成功上市。河南电子从1997年起租用镇内厂房,受国际环境影响,近两年订单缩水,直接导致3000平方米厂房闲置。北闸口镇针对此情况,提出“腾笼加鸟”新思路,用该企业空置的厂房新引进了大永电子入驻,一方面帮企业增加了厂房租赁收入,另一方面提高了单位土地税收贡献。
津南区一方面狠抓实干,一方面积极宣传好思路、好经验。千企办组织津南区新闻中心对千企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相关政策以及典型企业进行多角度连续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利用津南区企业家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一些国家、市、区相关政策和新闻,帮助企业拓宽视野,为企业横向交流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双管齐下建设“实力津南”
在今年年初津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津南区委、区政府将推动园区经济升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明确时间线路图。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4年,津南区不断壮大实力小区,推动园区经济升级。明确规定,按照“五型园区”标准,进一步落实各园区产业定位,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产业聚集度和关联度,促进实力小区不断提升规模和效益。
通过园区升级为企业升级搭建平台。目前,津南区已通过园区升级,培育出一批高新科技企业。在津南区八里台工业园区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转型升级目前已成功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而且投资亿元建设的科技产品研发基地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钰松说:“我们特别重视科研投入,这个研发中心就是我们刚刚建立的。现在研发中心的面积超过了生产面积,而且配备了全是硕士以上的研发人员。因为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看到了科研技术才是企业的原动力,才是企业的杀手锏。所以通过企业的升级改造,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断地扩大我们市场的占有率。”
除了向科技要效益,津南区也不放过农业项目。在近日召开的津南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动会上,区委书记李国文就农业园区规划方案提出几点要求。他强调,找准定位、锁定目标,推动农业加快发展。围绕规划的定位和目标,全面统筹农业资源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围绕资源整合实现特色农业发展,充分挖掘津南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严格落实规划,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做到固守“红线”。以科学规划为前提,研究支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项目的资金支持,积极推动区、镇、企三级发挥各自优势建设开发,鼓励带动广大农民围绕农业创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津南区还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将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作为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之一。按照产业发展布局,以打造六个实力小区为总抓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功能配套,整合资源配置,增强园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加强各园区间的统筹协调,采用错位发展的方式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在招商引资方面,园区全力做好教育经济、会展经济、楼宇经济三篇文章。一方面健全楼宇基础设施,完善办公环境、商业氛围和生活配套,积极引进技术研发、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产业,提高商务楼宇入驻率;一方面以京津冀一体化、海河教育园区二期、国家会展中心建设为契机,借重首都资源、高校资源、会展资源,引进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有实力、前景好、效益优的项目,为地区发展增添动力。 记者手记
津南区地处天津市“双城双港、相向拓展”战略发展的“黄金走廊”,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古就有小站优质稻米,脍炙人口。这样一个曾经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如今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从先进制造业到科技“小巨人”,从现代都市农业到战略新兴产业,从关停一批到升级一批……一个个新项目、好项目落地扎根、开花结果,一条条举措发挥功效,使企业提质增效,这都表明天津市津南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津南区委、区政府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实干,改革的红利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只有打破满足现状、小成即满的观念,才能强化开拓进取的改革意识。记者发现,“人人思考改革、人人拥护改革、人人参与改革、人人分享改革”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津南区。只有破除狭隘封闭、僵化保守的观念,以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才能树立世界眼光,向“先进”学、向“对手”学、向“追兵”学,以更大的“容量”、“气量”和“度量”来扩大开放,提升自我。
津南区正是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一天一天的干事创业,通过一项一项的具体工作,激发创新活力,凝聚发展后劲,增强综合竞争力,在打造津南经济升级版中砥砺前行,一幅建设美丽新津南的壮美画卷即将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