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程度加深
中国配方奶粉进入合资时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博
国际化程度加深中国配方奶粉进入合资时代
10月8日,中国辉山乳业与世界五大乳业巨头之一的荷兰皇家菲仕兰有限公司共同宣布成立合资公司。
而此次辉山联手荷兰菲仕兰,也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不到三个月时间内的第三笔国内乳企与外资乳企联姻。8月27日,贝因美宣布与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集团的下属子公司恒天然有限公司、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展开合作。9月23日,新西兰新莱特(光明控股)与新希望集团旗下的四川新希望营养制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合组建中外合资公司。在7月,蒙牛与法国达能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旗下多家子公司完成向合资企业的变更。
市场换奶源,中外乳企各取所需
“这些中国乳企与外资企业合作的案例中,辉山乳业与荷兰菲仕兰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更具代表性。”中国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员冯超群向记者表示,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专门从事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推广和销售的中外合资企业,这家合资企业的成立很可能标志着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进入“合资奶粉”时代。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从辉山乳业方面了解,这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在中国推出一个全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这款产品将会使用菲仕兰旗下的某个国际成熟知名品牌,最早将于2015年年初面市。同时,辉山乳业方面表示,合资公司的产品将由辉山在国内的自有牧场供应原奶,而荷兰菲仕兰将在生产和营销网络等下游领域为合资公司提供支持。
同辉山乳业负责提供原料,荷兰皇家菲仕兰负责市场不同,贝因美与恒天然、新希望与新莱特的合作,还是中国企业提供销售网络,外资乳企负责生产。记者从贝因美方面了解到,贝因美与恒天然在海外扩建的奶粉工厂将为两家企业提供原料粉,而贝因美将会在自己的销售网络中分销恒天然的“安满”婴儿配方产品。“在合作中,两家企业在去年确定合作关系后就分工,新莱特主要负责生产研发,新希望负责中国渠道管理运营。”新希望内部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
“贝因美近年来销售业绩不佳,而新希望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迟迟没有突破。”冯超群表示,“此番合作,贝因美未需要原料供给和成本上的保障,新希望则可借助光明乳业的市场营销优势,而恒天然和新莱特则实现抢滩中国市场的夙愿。”
合资奶粉深耕二三线市场
同时,业内专家表示,虽然从2013年开始,贝因美的业绩就开始出现下滑,但其在三四线城市的渠道优势依然非常明显,这也是恒天然选择贝因美作为合作对象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乳制品消费增长已经放缓,大概在3%至5%之间,未来几年我国乳制品消费的主力军是二三线以下地区。
而荷兰皇家菲仕兰的工作人员就向记者透露,为了避免与辉山和美素佳儿产生竞争,新品牌奶粉将主要瞄准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据记者了解,目前辉山和美素佳的市场售价分别为165元/500g、148元/500g,而其他主要面向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产品,售价基本在60—80元/500g,因此,合资奶粉的售价应该在100元以下。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年来,中国乳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直接导致了终端零售市场的价格竞争。一方面,国家逐渐提高外资配方奶粉准入门槛,越来越多的国际乳业巨头选择在中国建厂实现本土化;另一方面,本土奶粉企业纷纷加大资本运作,走向海外建设奶源基地增产。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行业产能快速拉升,终端产品价格也会随之下调。
本报记者近期在北京市场走访发现,不少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都在进行促销,最大让利幅度高达50%。记者在海淀区几家母婴店发现,店内多个进口奶粉品牌奶粉都在实行“买就送”,如澳大利亚原装进口纽澈、雅培都是满300减50,荷兰进口康维多则是满两听减100元。受访的店员均称,近期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奶粉,促销力度都很大。
洋品牌发力电商,传统渠道遭冷落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合作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奶粉品牌都在考虑降低渠道成本,而“触电”就是将线下渠道的成本返还给消费者的最好手段。
据了解,近两年来,各大婴幼儿奶粉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触电”,多个进口奶粉品牌都已经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甚至有奶粉企业放弃了传统渠道,专门走电商渠道。比如2013年底,新西兰婴幼儿奶粉企业蕊盛蕊宣布,在中国市场将完全退出传统销售渠道,启用电商销售模式。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越来越多进口奶粉品牌着重发展电商渠道,传统的代理商和众多海淘卖家将受到巨大冲击。“品牌商会剥离部分渠道成本高的经销商。”乳业专家王丁棉向记者说。
“我们拿货的价格是出厂价加上总代理、区域代理以及渠道代理等诸多环节提成后的价格,各个环节至少会要加上3%—5%。”天津一位进口奶粉的代理商王先生向记者表示,“但是网店就不一样,不用承担租金、仓储等相关费用,可以把价格做得很低,同样的产品价格要比我们低10%—15%。更重要的是,网店没有区域限制,而我们是不能随意串货的,所以利润被压得很低,更不能随便打折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