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企业探路“中德合作行动”的
中国式落地汽车领域以技术合作率先突破品牌协作模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企业探路“中德合作行动”的中国式落地汽车领域以技术合作率先突破品牌协作模式

中德两国合作推动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变革,随着国产化和德系标准的融合,也标志着中德技术合作的初步成功。CNS供图

一份110条涵盖了20多个细分领域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成为李克强总理出访德国的大单。“工业4.0合作”的字眼异常显眼。

10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召开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两国政府共同发布《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其中提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联邦教研部组织建立工业4.0对话。

“李克强总理在这个时候提到工业4.0合作,意味着我国要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战略中更快地促进两者的融合。”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邬贺铨说。

借助信息化加速

突破2.0时代

资料显示,“工业4.0”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并已上升为德国的国家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通过工业4.0战略的实施,将使德国继续保持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前提下再次提升它的全球竞争力。

邬贺铨认为,此次中德两国就工业4.0签署合作纲要,对中国来说正当时,是促进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渗透的重要举措,对当下中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国和德国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制造业大国。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德国的表现非常稳健,让人们认识到工业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中德两国经贸合作正不断加强。目前德国是欧洲在中国最大的投资方,逾7000家德企在华经营,去年德国对华投资增长了43%。而中国对德投资去年也实现了29%的增长,已有超过2000家具有中国投资背景的企业在德经营。

相对技术高端的德国而言,中国虽然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500余种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然而大多数中国工厂并没有掌握高端制造的技术和设备,缺乏创新。

专家指出,绝大多数中国工厂还处于劳动密集的“规模化流水线”的工业2.0时代,尚未踏入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工业3.0时代。因此,中国必须积极面对工业互联网的新工业革命大潮,在与德国的创新合作中,对接德国工业4.0。

评论称,与德国在“工业4.0”战略下的合作将为中国引进更多高精尖技术,大大提升制造水平,帮助中国国内制造业早日贴近国际标准,并将会给中国国内科技企业带来众多诸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机遇。

专家表示,现在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买创新、用市场换技术的阶段了,中国需要更高层面的创新来推动发展。

汽车领域

中德技术合作初步成功

记者注意到,随着中德两国关系不断深入,中德两国在环保、交通、医疗、农业等领域都有科技合作日益密切。

以中德双方合作较早较深入的汽车为例。中德两国合作推动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变革,随着国产化和德系标准的融合,也标志着中德技术合作的初步成功。

如今,中德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正持续深入。10月10日,戴姆勒与北汽集团签署协议,将向双方合资的北京奔驰汽车公司投资10亿欧元以扩大产量。同时有消息称,大众汽车将把公司与中国一汽之间的合资关系延长25年。

而今年4月20日,德国西门子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双方组建合资公司,生产高效电驱动系统,共促新能源汽车发展。2014年起产品开始应用于样车,并实现小批量生产。

据西门子媒体部负责人王乐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西门子与北汽集团组建中外合资公司后,2015年将实现量产,年产能将超过十万台。合资公司将助力中国政府环保规划,为行业实现更高环保标准保驾护航。

在商用客车领域,中德两国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技术合作。青年汽车集团总经办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青年汽车集团客车产品引进德国尼奥普兰技术后,经过几年发展,公司生产的豪华客车保持高档客车行业领先地位,在与国际品牌客车竞争中获得巨大成功,占有国际品牌在中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据悉,此次中德政府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再次将电动汽车合作确定为两国未来创新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表示将加大对电动汽车研发、市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扶持,探讨共建充电基础设施和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通示范项目。

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是由比亚迪与德国戴姆勒于2010年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合资公司的成立,对比亚迪的技术有很大的提升。

“与之前中资汽车企业与国外汽车品牌完全不同,这是双方平等的技术合作,共同享有品牌,共同享有电动车的核心技术。”李云飞表示:“通过合作,比亚迪与戴姆勒实现了共赢。”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