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8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第28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棉花监测打造O2O模式:
国企搭台民企唱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丁国明

棉花监测打造O2O模式:国企搭台民企唱戏

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催生了很多崭新的商业模式,也创造了很多商业神话。比如,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就把电子商务模式再次推到了聚光灯下。

对此,传统棉花行业当然不甘寂寞,开始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激情迸发。9月22日,由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研发的“国家棉花资源监测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打造“中国棉花O2O公共平台”理念,实质为第三方棉花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此信息平台到底有哪些功能?服务效果如何?这些问题备受棉企和大众关注。对此,《中国企业报》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相关人士。

顶层设计

探索棉花购销新体制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与消费国,但现行的棉花流通还不尽完善。主要原因在哪里?

据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棉花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相互独立,资源和价格信息缺乏透明性,产需信息不对称;棉花现货交易方式单一,企业以“上门推销”或“遍地找货”为主,现货交易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棉花购销与物流等配套服务脱节。以上情况不仅给企业采购、销售造成困难,也造成大量社会资源浪费。

事实上,政府层面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9月25日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维良副主任就指出,要“认真落实改革措施,探索新的棉花购销体制”。

“国家棉花资源监测信息平台正是推行一种全新的棉花购销模式,是为所有涉棉企业量身打造的新商业模式的支撑平台。”中储棉信息中心主任刘克曼告诉记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棉花资源监测信息平台”应运而生。

中国储备棉总公司副总经理侯振武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从事着棉花这个古老而传统行业的很多从业者对外界的变化感知度还都比较低,也不愿意去做些变化。”

他认为,2004年以来的十年间,有不少的企业相继倒闭、消亡,其核心原因就是很多老棉花人对市场变化表现得不那么适应。

目前,互联网、大数据给棉花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购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年轻人的行为模式,所以需要企业能够好好把握当下年轻人的思维模式,按照新的视角去看待棉花市场的发展。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也更凸显出成立国家棉花资源信息监测平台的迫切性。

整合资源

服务七类涉棉企业

“平台的建立为众多棉花企业在购销方面建立了一个O2O平台,为广大企业增加了销路。”新疆农资棉花有限责任公司孙国庆总经理肯定了平台的真实效益。

那么,平台最大优势是什么?刘克曼告诉记者,平台为棉花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精准的购销对接渠道。各企业可以在平台上自主搭建企业级O2O电子商务业务平台,实现线上信息与线下业务的完美融合,操作简便,且无需任何建设成本。整个平台,实际就是若干企业的O2O电子商务平台汇聚,群聚效应将为平台上的每个企业带来更多潜在客户。

此外,平台主要特点是交易自主,非常灵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精准对接,提前安排生产、采购、销售、物流、金融等业务,最大程度实现上下游企业间、企业与客户间的业务协同,整体提升协同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大数据时代,通过“借力发展”将为该平台提供重要支撑。那么,力从何来?

刘克曼认为,该信息平台可以借力“资源”,“资源”主要包括棉花现货资源、拟销售储备棉资源、郑棉期货仓单资源、进口棉资源、棉纱及棉制品资源、棉副产品资源、专业承储仓库仓容资源、棉花运力资源等8类涉棉资源。

除此之外,平台信息服务对象是国家棉花宏观调控决策部门和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棉花经营企业、纺织企业、棉花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棉花承储仓库、棉花运输企业、棉花金融服务企业等7类涉棉企业。

将资源和服务对象有效对接,是该信息平台的主要工作。在保持传统的信息上报方式基础上,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在信息平台对涉棉企业销售及采购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分析,及时准确了解市场动向,可以为国家宏观调控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市场信息依据。

侯振武认为,要使涉棉企业适应市场新变化,国家棉花资源监测平台使命重大。

保质保量

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棉花资源供给过剩。按照USDA9月统计情况来看,2014/2015年度,全球棉花供应过剩129万吨,占全球需求量的比重5.3%。表面上看来,129万吨对全球2400多万吨的消费量来讲不算太多,但实际并非如此。

在2000—2010年的10年中,中国棉花需求平均增幅不足3%,全球棉花供应过剩从2011/2012年度的512万吨逐年减少,但与需求增幅相比,5.3%的比重依旧非常大。

再从全球库存消费比来看,2009年度至今,全球库存消费比不断攀升,在2014/2015年度已经高达94%,创历史新高。

从需求来看,中国棉花进口量占进口来源国出口量相当部分的比重,中国进口量的下降对这些来源国和国际棉花价格都产生了偏空影响。

USDA预计今年我国棉花进口量将达到174万吨。招商期货上海营业部总经理杨志江告诉记者,实际不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数。

杨志江分析道,从全国棉花电视电话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今年配额从紧,除了89.4万吨的1%关税配额外,滑准税原则上取消,加工贸易配额和40%全额关税进口暂不确定。中国棉花进口对国际市场的影响非常大,整体来看,本年度中国棉花进口量在全球的比重将会下降,因此市场依旧偏空。

面对全国的棉企需求,平台如何保障有足够的资源量来服务涉棉企业是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

据刘克曼介绍,目前,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有200多家监测企业,100多家棉花经营企业,出库的储备棉资源100%在平台上发布。还有其他紧密合作企业,包括仓库、物流等,总仓容能力非常充足,不断汇聚其他资源型企业。

此外,如何保障平台足够的客户也是关键。刘克曼认为,8类企业互为客户,经销商是所有者的客户,仓储、运输企业是所有企业客户,中国棉花网纺织会员企业、纺织监测站企业,针对资源型企业和纺织企业都有优惠活动,我们会用心服务,换取客户支持和参与。

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保障棉花质量。刘克曼告诉记者,平台有严格的会员资格审核认证,企业基本情况真实性审核并可追溯,尤其是监测系统企业,建立了信用互相评价机制,并不断完善质量指标的公信力。市场机制下公检指标的公信力;推行“第三方鉴定”及“背靠背”检验指标,完善交易担保、争议协助解决机制,拥有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和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独一无二的优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