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领域的后浪推前浪的节奏总是要快于传统行业,甚至在一款创
新产品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具有颠覆性的竞争性产品已经站在了眼前。2011年,正值春风得意的微博就面临着这样的棘手问题:微信出现了。
新浪微博
无可奈何成前浪?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新浪微博无可奈何成前浪?
尽管微信崛起之后的微博在用户增长速度和活跃率上都面临着下滑,不容否认的是,这款产品在网民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自微博产生以来,这款产品就面临着媒体和社交双重属性的平衡问题。只是长期以来,各微博公司都过多依靠超级大V和各种官方账号带动整体活跃率,而忽略了个人账号与其好友之间的互动,新一代社交产品微信诞生之后,微博的社交功能更是被大幅度吸引,从而彻底地沦落成为“大V刷屏、草根旁观”的媒体平台了。
昔日的黑马
在微博诞生之前,网民最常用的社交产品是各种论坛,在中国则体现为天涯、猫扑这两个活跃了近10年之久的老牌论坛。这些论坛不仅是各大网络热点事件的发源地和主要阵地,而且是网民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
微博的出现,最直接的市场竞争结果就是,各种社交论坛和社区趋于没落。各种网络事件开始从社区向微博转移,社区的影响力逐渐被网民淡化。其中,天涯社区一度在准备冲刺上市,随着微博的出现却颓势尽显。
国外的一项调查还显示,微博的兴起甚至有可能导致即时通讯工具的没落,因为它即时发布、即时回复的特点同时具备社交和通讯双重功能。
根据调查,此前英国人17%的在线时间花在即时通讯工具上,现在这一数字已跌至5%。在这过去的几年当中,即时通讯网络流量突然大幅下降,按照此涨彼消的规律,不得不说微博的兴起就是原因之一。
在中国,新浪微博的爆发式发展同样让互联网一哥腾讯非常紧张。在新浪微博走红的第二年,腾讯迅速推出了自己的微博产品作为应对。按照腾讯微博人士后来曝料的,腾讯微博的战略目的即是阻击新浪微博。
三家剩一家
公开数据显示,自2009年下半年内测以来,中国第一家微博产品新浪微博迅速吸引了网民的兴趣,并推动新浪股价直接翻了一番。
新浪微博的成功引起了互联网行业的效仿,高峰时期,各种微博产品一度达到了十多家。
其中,对新浪微博最有竞争力的当属腾讯微博和搜狐微博。前者依靠腾讯近10亿注册账号,一夜之间就在注册用户上与新浪不相上下;后者一直是新浪在门户方面的竞争对手,也在利用其自身优势并斥以巨资对微博产品进行推广。
然而,互联网领域的后浪推前浪的节奏总是要快于传统行业,甚至在一款创新产品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具有颠覆性的竞争性产品已经站在了眼前。2011年,正值春风得意的微博就面临着这样的棘手问题:微信出现了。
微信的发展势头可以说不亚于微博,平均每年都有至少1个亿的新增用户,目前的用户总量早就突破了4个亿。与微信增长对比鲜明的是,自从2013年开始,中国微博用户总数和活跃率都开始进入下行阶段。
几个月前,逐渐被腾讯变化的腾讯微博终于正式退出,宣布只维持微博各项业务,不再进行更新和扩张。而一直将对手瞄准新浪微博的搜狐微博,虽然官方没有表态,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其在微博的推广力度上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整个中国的微博行业,就剩下新浪一家还在坚守阵地。今年4月,这家公司终于在美上市,中间虽然经历了一些大涨,目前的股价却在持续下滑,直逼发行价。
多方面突围
微信的出现只是压跨微博的最后一根稻草,微博的没落在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公司的日常运营策略中已经埋下了伏笔。
自诞生之初,新浪微博都一直比较注重大号对整体活跃度的带动,把重点放到培养大号方面,这样才使得其微博平台出现了诸多粉丝数千万的超级大号,只是在引导用户追求大号的同时,却忽略了培养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互动。
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互动恰恰是基本的社交需求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微信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正好填补了微博在个人与个人社交领域的空白,加之微信官方也一直比较重视个人社交之间的培养,在这方面取代微博就几无悬念了。
在认识到微信的威胁和自身的颓势之后,新浪微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突围。
去年,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合体后,新浪微博的社会化电商发展就备受瞩目,除了引入阿里巴巴的大量优质电商企业,新浪微博还趁机开通了支付等新业务,继而衍生了理财、信贷等其他金融服务。
但是,大量涌入的淘宝和天猫广告却让原本活跃度不高的用户更加不满,也让新浪微博的电商化之路备受争议。
日前,随着腾讯微博宣布将重点放到微视频领域,新浪微博对视频的重视也在公开体现出来,它通过接入原生视频和秒拍视频功能,重新提起用户对于微博的兴趣,官方还声称新浪微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UGC(用户生成内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