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点亮希望:荷风艺术基金会的“成长呵护”哲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陈子嫣
用爱点亮希望:荷风艺术基金会的“成长呵护”哲学
孩子们正在演奏《欢乐颂》
秋高气爽,桂花飘香。2014年9月中旬,在这个气候宜人的季节里,随着耳熟能详的《欢乐颂》和《我的祖国》两曲管弦乐合奏的响起,在荷风艺术基金会端村学校,荷风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李风带领中国人民大学四十位校友观看了演出。
此次演出的主角全部都在演出现场,孩子们多才多艺的表演令在场的观众掌声雷动。不但有优美高雅的钢琴弹奏和单簧管表演,更有慷慨激昂的小号独奏。一首首乐曲在演奏过程中,孩子们以娴熟的弹奏技巧演化出优美的旋律,使全场观众沐浴在音乐的海洋中。孩子们用美妙的音符抒发了他们对于美好未来的热爱和期盼之情。
帮留守儿童圆梦
“衷心祝愿,我们的友谊,友谊地久天长……”整场演出的压轴节目是《友谊地久天长》大合唱。孩子们用中英文演绎这首熟悉的苏格兰民歌,让人心中温暖,思绪激荡,将现场气氛推至最高潮,使得整场演出完美落幕。泪水夺眶而出,那是不受控制的真情之泪,那泪水中满含着激动和感动。
体现荷风艺术基金会端村学校的凝聚力,更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孩子们对于文化、对于艺术、对于知识、对于梦想的深深热爱和不懈追求。
也许很多人不会想到,这些参与演出的孩子们其实并不是专业的音乐学校的学生,从前的他们甚至根本就没有见过这多么的乐器。关爱留守儿童,这是荷风艺术基金会在端村地区创办的一所公益小学,小学里的学生全部都是附近乡村的孩子。这也是让全场观众感动至深、潸然泪下的真正原因。
李风做的是什么———尽一切所能履行社会责任。
为了能使留守儿童真正地学习到多元化的知识,荷风艺术基金会还斥资10万余元,在端村学校内设立了“爱心书屋”,在图书的选择上,涵盖了世界名著、童话故事、艺术绘画以及音乐乐器专业知识等图书,孩子们在老师的辅导下进行学习、阅读,从而使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知识文化。与此同时,为了解决留守儿童与父母见面难的现实问题,荷风艺术基金会还计划斥资在端村学校设置“视频通话”设施,使与孩子相隔两地的父母能够通过视频沟通,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关爱,避免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感情隔阂。通过多种举措的实施,荷风艺术基金会端村学校中的孩子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得到了明显提高,孩子们的知识层面也得到了开阔,艺术技能也有了基本的功底基础。此次演出的成功举办,就是孩子们所学成果的一次展示。
慈善是颗坚强的种子
在此次演出结束后李风说,所谓慈善,是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慈善事业正是基于这种同情心的引导,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对社会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
为了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荷风艺术基金会还将在多个地区继续实施“成长呵护”项目,持续呵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今年6月7日李风受邀参加创新传播讲坛(CC讲坛),他认为,其实艺术远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阳春白雪、是有钱的人才能做的事情。它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应该融入到我们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当中。艺术所具有的独特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于贫困地区的人们,特别是对于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开阔眼界……其实关于艺术可以帮助战胜贫困的命题,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在世界上已经有过很多先例。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个13岁女孩在网吧产下一婴儿。一个孩子生下一个孩子,这是怎样荒谬的事实!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护,面临更多的安全隐患和外界滋扰。留守儿童大多胆小孤僻,社会上的“混混”常把他们作为猎物,有的伺机敲诈钱物(大多为吸毒者所为),有的教唆甚至逼迫他们寻衅滋事,还有的社会青年对留守女童实施性骚扰,遭性侵犯的事件发生在留守女童身上的并不是少数。
“端村是我们的一个试验,我们马上要把这个试验推广。打算三五年之内在全国每个省会郊区选一个乡村学校,建立一个艺术教育的样板校。我们还计划开展网络教育,我们想为乡村的孩子们编制专门的艺术教育课件。乡村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专业教师,我们想为乡村的学校老师做免费培训。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乡村孩子能接受更多的艺术教育。”李风说。
艺术教育需要专业教师。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联合了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戏剧学院、河北大学的志愿者师生们自发自觉地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时至今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公众慈善理念逐渐增强,推动我国以基金会为代表的慈善组织迅速发展,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目前荷风艺术基金呼喻社会各界力量帮助社会上所有留守儿童,开展各形式的慈善救助活动,这是乐善好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李风说,慈善是一颗坚强的种子,它不会枯萎死亡,只会以一种全新的形式重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