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GDP1/8,开发区探路经济改革中国开发区协会秘书长关嵘谈四次重要会议背后的开发区变革历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彭涵
贡献GDP1/8,开发区探路经济改革中国开发区协会秘书长关嵘谈四次重要会议背后的开发区变革历程
9月4日,在商务部、国土部、住建部共同召开的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强调,开发区的未来方向是,加速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他还提出,要完善开发区考核体系,重点考核创新能力、投资环境、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引导开发区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下一步开发区发展的方向及相应的责任义务,汪洋同志在这个工作会议上讲得很清楚了。”中国开发区协会秘书长关嵘告诉记者,这让他非常振奋。
1984年到2014年,中国首批的14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了而立之年,在从事开发区工作22年的关嵘看来,这是一个感慨万千的历史节点。
打破“笼子”经济 “开发区的整个发展,每一步都是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指导下一步步走到现在,并最终成为我们国家的经济顶梁柱和聚宝盆。”关嵘说道。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除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外,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划定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国务院要求,引进外资同时也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理念,所以名称叫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嵘表示,这意味着国家对于开发区有着多重的战略定位。
尽管如此,在关嵘的记忆里,初建的开发区大都是在“一片荒滩上、盐碱地上”,条件相当艰苦。“当时国家的情况也很困难,没有资金更没有外汇”。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广州开发区初期只给了一万元的开办费。“后来他们又找了当时的主管领导,才追加至两万元”。
开发区创业起步时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国家实行的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体制,这被称之为“笼子”经济。如果建设资金、物资、规模等需要国家解决,列在计划内,就是在“笼子”内,如果自己从市场上解决,就是“笼子”外。
而1984年开发区刚起步时,国家开始实行宏观调控、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这导致大多数开发区的起步资金需要自筹,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白手起家一点也不过分。”关嵘说道。
“以地生财”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如上海、天津等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制度的改革,大连、青岛、烟台等开发区则尝试进行外商成片土地开发,吸引外资。这也显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事实上是冲破旧体制的排头兵和探路者,有着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性质。
从14家到215家,30年的时间里,众多产业园区在引导产业集聚、配置土地资源、调整经济布局、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截至2013年,中国21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资占全国的1/5,贡献的GDP占全国的1/8。
“30年来,中国开发区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对外开放的‘顶梁柱’,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汪洋表示。
变与不变
据关嵘介绍,中国开发区的历史上有四次重要会议,分别是1984年、1994年、2004年以及今年9月4日的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开发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的四天后,又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再次强调,中国政府将推动开发区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使开发区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路者”和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排头兵”。
“转变”二字,是汪洋讲话中最核心的一点,而关嵘对此也体会颇深。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东部沿海开发区的产业转移。“我们鼓励园区之间的合作。沿海地方开发区的土地、劳动力成本都在上升,产业结构也有一定的变化,所以原有的一批企业要转移出去。”关嵘说道,“向什么地方转移呢?就是中西部地区。”
同时,关嵘强调这种转移并非是将落后、环境压力较大的产业搬到中西部地区,而是一种升级的形式。“我搞过一些调查,转移过去的企业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搬家,而是在转移过程中得到了升级,尤其是装备、技术、人才等也在搬迁过程中实现更新和提升。”关嵘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老百姓搬家也要刷刷房子、见见新,何况是企业呢!
在这个过程中,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也尤为重要———在考察某园区内的一家台湾代工厂的时候,关嵘的感触尤其深。“这个厂子里面有6000多个工人,本身园区所在的地区是个人力资源大省,但依然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关嵘表示。
工厂老板告诉关嵘,为了招工,企业要给员工盖房子、解决孩子上学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人家才安心在这里为企业服务。”关嵘说道,“所以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要创新服务模式,观念不转变,不是与时俱进,还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上,就不能适应现代国际化的大环境提出的要求。”
反观初期的14个开发区,如今已是荒滩变新城,而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开发区还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关嵘认为这实际上体现了一个过程:产业聚集带来了产城融合,而中西部的城镇化进程也必将受到开发区建设的深远影响。
而这也涉及开发区一个不变的主题:招商引资。“不管是到什么时候,从初级到现在,企业都是我们服务的上帝,如果没有企业进入到开发区,那么开发区也就不存在了。”关嵘说道,所以产城融合是强化软环境的一种方式。但更重要的,还是开发区整体的服务职能。
关嵘表示,开发区建区伊始就营造仿真的国际环境,“小政府大社会”、“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得到各界充分肯定,这是开发区的活力之源。
“这是一种精简高效的模式,一个部门同时对接政府若干个部门,就比原有拥堵的那种管理系统要有效率。”关嵘说道,“一个窗口,一条龙,在一个部门把事情全办了。这种充满活力的机制,一定不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