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可持续挑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小米的可持续挑战
日前,小米科技在印度首发红米1S,4万部手机4.2秒内售罄,“中国的苹果”开始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10年,于2011年发布其首款智能手机。2013年10月,在中国其销售量赶超苹果。今年7月底,小米成为世界第五大智能手机生产商,并在8月初超越三星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供应商。
根据小米的官方数据,2014年上半年,小米共计销售了2611万台手机,同比增长271%,含税销售额约330亿,同比增长149%。这一数字超越了2013年的全年总和。按照这一速度,明年完成1000亿元的销售额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站在风口
小米成功的原因,该公司CEO雷军有过经典的表述,“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2010年,就在小米成立的那一年,苹果发布了第四代智能手机产品iPhone4,刚刚上市即引起了全球手机用户的疯抢。但在中国市场,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功能机正处于黄金时代,智能手机高达数千元的售价决定了其只能被少数人士拥有。
结合多年的互联网特别是电子商务从业经验,雷军反而看到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广阔发展空间,如果将手机的研发、销售全部都用互联网模式,特别是销售方面不设实体店,将大幅减少成本,就能以极低的价格快速占领市场。
经过一年的准备,2011年8月,小米在北京发布了小米手机第1代,售价1999元,配置却堪比当时市面上3000—4000元的Android手机,一经上市就开创了中国互联网销售论秒售罄的先河。
奇虎360公司CEO周鸿祎还曾表示,小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第一部小米手机诞生以后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竟然没有一家公司站出来跟进。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对手,小米的成功基本是可以预见的。
手机厂商也有苦衷,如果走小米模式高配低价、网上直销,无异于和多年经营的线下渠道为敌,到时候没有遏制小米反而自乱阵脚了。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周鸿祎接连寻找几家手机厂商走小米模式,都被手机厂商半途而废了。
米粉经济
站在了风口,只能说小米赢在了起跑线上。真正推动小米继续做大走向神坛的,则是小米公司苦心经营的,以手机粉丝为基础并全程参与手机研发、制造、营销和销售的米粉文化,这就是小米的社会化营销,也可以视为雷军的“粉丝经济学”。
截至目前,雷军的新浪微博有近300万粉丝。
在小米手机的论坛上,有数十万活跃用户为产品建言献策;每次小米手机新品发布会,粉丝团的狂热堪比宗教集会;每次10万部小米手机新品预售,都会被粉丝们在几秒内一扫而空;到后来,小米为米粉特意每年准备了一个节日叫“米粉节”。
据悉,小米的第一批粉丝主要来自其研发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MIUI,其第一个版本于2010年8月16日发布,只有100个用户。后来,凭借用户口口相传,没有一分钱广告,没有任何流量交换,到一年之后小米手机问世之时,用户已经飙升到了50万。
来自MIUI的用户自然成了小米手机的首批追随者,而小米手机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专为发烧而生”的口号,进一步巩固小米手机在发烧级手机玩家群体的地位,这些都构成了小米目前的米粉团中最核心的忠实用户。
可以说,小米模式下社区、产品、粉丝是一个有机整体,先以发烧级产品为导向打造产品,基于产品创建社区并从中吸取养分进一步自我完善,这是一个持续反应的闭环,用户忠诚度、产品市场份额会随着闭环的循环而同步增加。
移动互联网生态
小米的成功正在招来诸多狙击者和模仿者,锤子手机、青橙手机、小辣椒等等,还有被称为宿敌的魅族科技。
就在小米1S在印度大卖的当天,魅族正式发布新品MX4,这是该公司CEO黄章回归魅族后的首次新品发布会。除了“放低身段”走“高配低价”路线之外,这款手机在社会化营销方面也是煞费苦心,官方称百度指数有望“干掉小米”。
外部的竞争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小米的米粉模式本身。想要保持米粉的忠诚度和持续性,仅仅依靠小米的成功经验和雷军的个人魅力是不够的,它需要持续不断地推出让米粉产生冲动的、发烧级的手机产品。
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这不是某个公司的问题,而是所有公司的问题。像微软Windows一样,在经典的XP系统之后的十多年,各种新版本只是对XP系统的修补;再如像苹果手机,自从iphone4之后,这家被神化的科技公司至今未能推出质变的手机产品。
鉴于这种局面,小米想要保持米粉经济并达到1000亿元目标,必须开源。
实际上,小米包括雷军个人已从风险投资的角度,先后入股、控股了一大批优秀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包括主打YY的欢聚时代、拥有WPS和快盘等明星产品的金山,还有移动浏览器的一哥UC,基本上构筑了比较完善的移动互联网生态。
在草根起家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多数IT和互联网巨头还处于围观状态,小米则是较早出手的一家。在今年早些时候成立支付子公司,并与北京银行展开业务合作之后,小米还高调入股了P2P平台积木盒子。
可以预见,未来小米即使会在产品上被竞争对手赶上,但仍然是中国IT和互联网领域屈指可数的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