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人文生活
 

2014年9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秋只是节点,助学才是常态——开滦集团“金秋助学”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白文刚

金秋只是节点,助学才是常态——开滦集团“金秋助学”工作纪实

开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文学(右一)慰问贫寒学子家庭

不让困难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困难职工子女中途辍学,不让特困职工子女毕业即失业。多年来,开滦集团坚持以“金秋助学”为载体,对困难职工子女在就学期间进行持续性资助,让一个个困难职工家庭拥有了值得期待的未来。

“让困难职工子女学有所成、及时就业是让困难职工家庭脱贫脱困的最有效途径,这样的救助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开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给金秋助学工作给出了这样的定位。

按照这样的定位,在开滦集团,金秋只是一个节点,助学才是常态。开滦的“金秋助学”工作除了资金的帮扶,更多的是如何让助学更有效、让助学政策惠及更多的困难职工、让受助职工子女更好地完成学业。

政策支持———让救助

惠及更多困难职工家庭

开滦集团开展“金秋助学”工作由来已久,最初是对考入大学的困难家庭子女实施入学前的一次性救助,有效解决了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为了保证让困难职工子女顺利完成学业,不因家庭经济困难中途辍学,近年来,开滦集团本着让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的理念,进一步创新“金秋助学”活动方式方法,不断加大助学力度。自2011年开始,在继续坚持10余年入学前一次性救助的同时,根据上学年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情况,对在校本、专科困难职工子女实施了“持续性学年救助”。

尽管煤炭市场持续低靡,企业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但对困难职工的救助并未受到影响。开滦集团根据困难职工群体的实际情况,区分困难程度,加大救助力度,将新入学的特困职工子女的助学标准由原来的4000元提高到6000元,同时根据今年高校学费涨价的实际,再次提高了在读生持续性学年救助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及在校综合表现每年给予4000至6000元的助学补助,实现了全过程救助和“不让困难职工子女中途辍学”的目标。2010年以来,集团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2014年,集团助学人数和助学款分别是2010年的3.95倍和4.56倍。

为了让“金秋助学”工作惠及更多困难职工家庭,开滦集团自2012年开始,又陆续将考入国家统招计划的本、专科民办院校和三本院校以及考入研究生和中专、技校、职高以及高中阶段就读的困难职工子女全部纳入了救助范围。真正实现了“不让困难职工子女上不起学”的目标。

为避免困难职工子女“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开滦集团出台了《解决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就业问题的实施方案》,区别特困职工子女的学历和专业情况,一部分直接招录为企业合同制职工,另一部分组织专业培训合格后再上岗,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实现了本质性脱贫。几年来,通过安排培训和直接上岗两种方式共安置困难职工家庭子女700余人。

规范管理———

完善了助学长效机制

为确保“金秋助学”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开滦集团开发利用“生活保障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困难职工管理系统”等软件,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子女动态管理档案,实现了网络信息共享,做到日常监管与重点摸底互为补充,确保救助准确,不丢一户、不漏一人。

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困难家庭实施助学帮扶,开滦集团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受助学生及家长情况沟通反馈机制、单位对受助学生及家长跟踪管理机制,实时掌握他们的学业、思想和生活情况,与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搭起连心桥,动态掌握他们的所需所求,及时解决其所忧所难。

为了更好地对在校生进行持续性救助,开滦集团通过建立困难职工子女微信群、QQ群,加强与受助学生的日常联系,对受助学生进行全线跟踪管理,形成工作制度,要求各单位每学期结束后及时上报困难职工子女的学期成绩和在校表现证明,为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及时得到救助奠定了的基础。

开滦集团密切关注受助学生的成长发展,通过多种有效形式,把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组织起来,推广建立了联谊会制度,通过组织座谈会、心理辅导、联谊活动、爱国教育、励志课堂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密切了受助学生之间以及受助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对受助学生的心志成长给予充分关爱。

领导重视———丰富资金

渠道,延伸助学链条

在加大自身经费投入的同时,开滦集团广开筹资渠道,个人捐助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助学帮扶合力。

2010年,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捐出个人荣获新唐山建设卓越功勋奖的20万元奖金。2011年,开滦集团总经理裴华、副总经理李建民和4位高管人员也分别捐出各自荣获的奖金共计40万元,设立困难职工子女助学金,进一步丰富了助学金筹集渠道。同时积极探索包括包户助学、劳模助学、社会捐赠助学等形式,集团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带头以个人名义向困难职工子女捐款,社会爱心人士先后捐款6.4万元,形成了单位资助、社会赞助与个人捐助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助学大格局。

“虽然企业正面临异常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但是集团对民生的投入和关注不会因此而减少,要继续做好入学前救助和持续性救助工作,不让贫寒学子由于经济困难失学。”9月初,张文学在慰问即将入学的困难职工子女时表示。

不断延伸“金秋助学”活动链条,对于子女上大学、职工又因突发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暂时困难的家庭,集团采取发放临时性困难补助、及时报销大病医疗互助金、单亲职工家庭特殊帮扶等多种措施进行了“助学”拓展帮扶,确保了困难职工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同时对经过年度助学仍然有困难的职工,集团采取给予日常困难补助等措施继续给予资助,解除了困难职工家庭和子女的后顾之忧。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