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无论是由中纪委主导的中央巡视组,还是由国资委牵头的“四项改革”中向央企派驻纪检组的试点,这种巡视反腐以及通过制度创新反腐,从方式上来说是由外而内,而要从根源上消除央企中存在的腐败土壤,还必须与自内而外的防腐方式相结合。这就需要统一思想和认识,将有腐败机会的央企高管们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
央企高管离“不想腐”还有多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任腾飞
央企高管离“不想腐”还有多远
近日,某央企员工实名举报中秋送礼清单事件发生之后,该举报人却被有关人士骂为“叛徒”。由此表明,当人情社会种种“潜规则”已经根深蒂固为一种变味儿的文化时,即使中纪委和国资委制定的反腐制度再严格、巡视工作再细致,要想彻底根除央企高管贪腐生存的土壤,依然任务艰巨。
此前,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作与反腐工作有关的报告时指出,现在“不敢腐”已初见成效,“不能腐”、“不想腐”还要靠制度创新。
王岐山书记关于当前反腐形势的表述,并不难理解。首先,眼下一些手握实权之人之所以“不敢腐”,是因为自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严整治政府、军队、央企等存在的腐败乱象,掀起的反腐风暴使得一大批腐败分子纷纷落马,由此取得了“打虎拍蝇”的效果。
但是,这也让一部分央企高管为避风头而选择暂时隐藏自己,从而大大加强了下一步反腐工作开展的难度,因为仅仅有腐败的欲望和想法,是难以察觉也是难以量刑的。这也意味着,一旦反腐工作稍有松懈,一些央企中曾经存在的腐败势头就可能会卷土重来,甚至出现更激烈的反弹。对此,党中央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的针对性策略就是将反腐常态化和长期化。王岐山书记就曾公开表明,“反腐永远在路上”。
其次,相对于眼下已经初见成效的“不敢腐”,使央企高管“不能腐”的目标要实现难度就更大些,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些。因为,目前一些手握实权的央企高管,制度上对于他们的监管长期存在着一些真空区域,主要原因在于此前在央企中推行的现代企业制度由于遇到层层阻力而效果大打折扣。
要想将央企高管手中的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不仅需要创新制度设计,还需要通过试点将行之有效的制度进行层层推进。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资委正在制度创新方面大力推进的“四项改革”试点,主要内容涉及国资监管、混合所有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纪检监察等,已经得到首批试点央企的积极响应。(下转G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