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食品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食品健康
 

2014年9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医改刺激
医疗器械成并购多发地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博

新医改刺激医疗器械成并购多发地带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额已经达到约2000亿元,预计2016年左右将再翻一番。据了解,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受自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的直接刺激,短短几年已经成为持续被市场关注、具备确定性成长的板块之一。

鱼跃20亿迎娶华润万东

8月25日,鱼跃医疗公告称,鱼跃医疗控股股东鱼跃科技及实际控制人吴光明、吴群与第三方机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将鱼跃医疗合计7%的股份予以转让,预计将回笼资金8.56亿元。这也是鱼跃医疗大股东鱼跃科技在8月第三次减持鱼跃医疗股权筹措资金,用以收购华润医药剥离的医疗器械资产。

事实上,在8月5日,华润万东就曾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51.51%股份转让的公开征集期及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的公开挂牌期均已结束,北京医药集团和华润医药投资与拟受让方江苏鱼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就转让协议及相关事项进行积极磋商,其中,转让协议已进行多次讨论并就其主要条款达成了共识。

一位鱼跃医疗内部人士曾向记者表示,此次交易的预估价为20亿元左右,“光以华润万东停牌前13.4元的收盘价来计算,该公司当前51.51%股权的市值就达到14.94亿元。这还不算上械集团的价格”。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鱼跃科技在8月频频减持及股权质押筹措资金。

“收购了华润万东,鱼跃医疗今后就可以靠两条腿而不是一条腿走路了。”北京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陈楫宝这样评价鱼跃医疗与华润万东的收购案。陈楫宝表示,整个医疗产业分为药品、医疗器械和耗材、医疗服务三大块,其中,医疗器械和耗材是目前国内利润最丰厚的领域。这一领域又可以分成医用医疗器械领域和家用医疗器械领域。

“鱼跃医疗是国内家用医疗器械领域的领头羊之一,它在这一领域拥有比较巩固的阵地,但是这一领域做得好并不代表优势可以复制到医用医疗器械领域。所以它一直梦想着有机会切入医用医疗器械市场,收购华润万东就是个绝佳机会”。

行业集中度低

事实上,华润抛售华润万东,只是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频繁并购的一个缩影。尤其是在2013年,医疗器械企业的并购案层出不穷。

2013年6月12日和9月13日,迈瑞先后收购Zonare公司和澳大利亚的原迈瑞分销商Ulco医疗有限公司;同为内地上市公司的新华医疗于2013年收购博迅生物(收购75%股权)和远跃药机(收购90%股权),并于12月20日收购威士达医疗有限公司60%的股份,2014年4月,收购英德公司。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前7个月,国内医药行业并购已经达到181起,其中,制药行业113起,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68起。从细分子行业来看,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交易案例增长最快,成为并购的多发地带。

大通证券研究员董丽媛指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处在产业初期阶段,集中度总体偏低,技术水平低,这也是近年来并购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记者了解,医疗器械行业具有产品细分性强、毛利率高的特点,这也就给了众多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因此,尽管整个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去年已经在2000亿元左右,但由于产业细分过多,落实到单个小领域的市场空间非常狭小。这也导致医疗器械企业缺乏做大的动力,无法打造品牌效应,产品不规范。

IMS资深总监王黎丽也表示,中国医疗器械公司的集中度不高,规模也比较小。“我知道在北京就有一千多家医疗器械公司,比药厂的数量多得多。但是从集中度上看就会发现它们非常分散,这也说明这些公司做得比较小”。

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规模已经达到了17.78万家,90%左右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年收入在一两千万以内的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小企业。而生产电子监护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心电生理设备、X射线断层扫描设备、CT等拥有自主品牌的高技术含量产品且收入规模过5亿的企业并不多。

扶植政策密集

由于国产大型设备的缺失,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曾对外透露:“约80%的CT机、90%的超声波仪器、85%的检验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占据。”

为此,中国政府在2014年连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工信部部长苗圩也分别表示,将建立和完善主动使用国产设备激励机制,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以及正在探索建立扶持重大设备首台套国产化的责任保险制度。

对此,“这一方向的引导政策出台是必然的。目前国内医院用的大型医疗设备绝大部分都是进口的,最主要还是因为国内企业的技术达不到。而纯靠其自身实力追赶,由于国内研发底子差、资金少,单点突破就较难。”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表示,“不过,国内补贴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有进展,最终买方市场的竞争还是要靠产品说话。况且这一新政并不可能使所有医疗设备企业都获利。”

史立臣还表示:“目前的政策主要针对大型医疗设备,只有那些本来就生产大型医疗设备的大企业才能够从中获利,比如新华医疗、华润万东、鱼跃医疗、和佳股份等本身就是大型设备生产的国内领军企业。”

由于目前大型医疗器械设备在三甲医院的采购仍是以招标形式进入,不仅以价格为标的,同时技术含量也起关键作用。“医院有医院要考虑的利益和责任,如若本土企业的产品技术不到家,除非是政府强制分配使用,否则就算贴钱也很难真正打开局面。”史立臣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