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IPO之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阿里巴巴IPO之路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B2B在香港主板上市
阿里巴巴11月6日在香港主板上市。上市当日,股票代码为1688-HK的阿里巴巴B2B公司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录,开盘伊始价格便达到30.0港元,比发行价13.5港元高出122%,并在全天交易中持续上涨,最终收盘价格为39.5港元。按照开盘价估算,阿里巴巴市值已超过200亿美元,不仅成为香港股市历史上最大市值的科技股,也一举超越百度和腾讯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据悉,当日为了迎接阿里巴巴上市,香港联交所只安排了其一只股票IPO,并关闭了香港联交所展览大厅,专门接待前往香港采访阿里巴巴上市的众多内地媒体。
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私有化正式退市
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披露,开曼群岛大法院已于当地时间6月15日批准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私有化计划,将于当月20日正式退市。阿里巴巴当年2月21日向董事会提出私有化要约,并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回购上市公司股票,总价值179亿港元。
在观察人士看来,阿里巴巴私有化退市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点在于B2B业务增长乏力,已经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鸡肋。有分析称,马云让阿里巴巴退市,便于未来集团整体打包上市。
2013年7月阿里巴巴启动赴香港上市计划
2013年7月16日,网上传言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体上市计划已确定,第四季度内肯定完成上市,估值最高达1000亿美元,上市地已基本确定为香港。随后引发市场热议。9月份,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给员工发出邮件,首次披露了阿里的合伙人制度。马云在邮件中称:“我们不在乎在哪里上市,但我们在乎我们上市的地方,必须支持这种开放,创新,承担责任和推崇长期发展的文化。”
不过,2013年10月9日,香港政府作出正式回应称,为了保障投资者利益,必须坚持同股同权的原则,香港上市规则规定不能设有双重股权。现阶段也无计划推出针对不同股权制度的上市规则。
2013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放弃在香港上市
2013年10月10日,阿里巴巴CEO陆兆禧称阿里巴巴决定不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点。彼时有媒体称,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及其他高管共持有公司10%股权,远低于日本软银和美国雅虎。按照香港股市“同股同权”的上市规则,如果阿里巴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管理层将失去公司的控制权。为此,阿里巴巴提出以“合伙人制度”上市。但9月25日,香港媒体传出消息称,“因不符合香港上市规则,阿里巴巴与港交所谈判破裂,转而寻求在美国IPO”。
阿里巴巴提出的合伙人制度在香港金融界掀起激烈讨论:支持者认为,港交所应该与时俱进,更改现有规则,以创新姿态来接纳阿里巴巴;反对者则认为,港交所应该对所有公司一视同仁,不能因为阿里巴巴融资额高达千亿港元,就更改现有规则。
2014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启动赴美上市
2014年3月,阿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上市申请,计划于4月份在美国上市,上市名称为“Avatar”。美国纽约时间5月6日,阿里巴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招股说明书,计划募资10亿美元。
阿里宣布在美国IPO的事宜后,就有消息称,高盛、瑞士信贷、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花旗六家投行将加入这宗超级IPO的承销团队,IPO规模将超过150亿美元。业界估计,阿里目前市值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IPO规模可能在150亿-200亿美元之间,有望成为美国史上最大的IPO。
2014年9月阿里巴巴IPO进入倒计时
美国纽约时间9月8日,阿里巴巴正式启动上市路演。800多名投资者聚集在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在电梯外排起了长龙。之后,阿里路演会先后移师波士顿、旧金山和洛杉矶等美国城市,然后会前往新加坡、伦敦和中国香港等地。如果路演顺利,阿里巴巴将在美国时间18日敲定最终的IPO价格,并于次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股票代码“BABA”。
(以上文字由本版编辑根据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