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简政放权进行时之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简政放权进行时之论衡
 

2014年9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宗庆后吐槽400项收费:国家减负行动遭遇基层暗度陈仓

来源:中国企业报  

宗庆后吐槽400项收费:国家减负行动遭遇基层暗度陈仓

(上接第一版)

翁建涛此前在一家大型企业做职业经理人。他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过去在大企业,企业税收多、贡献大,各部门总得要给点面子;而现在,各地招商引资压力大,小企业同样受重视。像他所在镇,遇到问题,镇长书记都亲自过问甚至帮着一起跑部门,而市里的大型企业大项目,市领导可能就是联系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在他看来,随着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把审批变成服务了,倒逼着各职能部门按制度办事,用不着“求谁看谁的脸色”。

翁建涛所说的正是在实施的权力清单制度改革,富阳市作为浙江省审批制度试点地区,已经先行一步。

富阳市行政服务中心业务一科科长汪新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富阳市政府对无法定依据、不适应管理要求和有碍科学发展的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从2013年年初的724项减少至299项,削减425项,削减比例达58.7%。

同时,富阳市还把全市33个审批部门职能整合,单设行政许可科,并集中行使部门审批权力,承办行政审批的科室由改革前的150个减少到44个,分管领导由88名减少到35名,集中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事项增加至634项,占全市许可、非许可审批事项的88%。

“权力清单制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实惠。”翁建涛告诉记者,通过制度的实施,原来许多需要审批的项目现在都减掉了,审批的部门也减少了,审批的程序也简化了。

摊派变少了

在汪新丰看来,不仅如此,审批收费也越来越少了。他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从他们行政审批来看,收费的项目已经很少了,他们还在向省里提出一些取消的项目。

记者在《富阳市行政审批收费事项目录》看到,目前行政审批涉及的收费项,只有26项,其中统一代码证技术服务费、档案编制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费、防雷装置验收费、防雷装置审核费、房管处登记费、交易手续费以及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等9项正在向省里建议取消,另还有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占用水域补偿费两项建议取消省市上缴部分。

汪新丰还告诉记者,不仅是想方设法减少企业的各项收费,在他们的审批制度创新中,也给企业节约了不少开支。他说,他们推行审批材料共享后,实现了一个项目、一套材料、一次收取,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可减少业主单位重复提供各类审批材料300件次以上,而且为投资者赢得了时间。他说,在审批制度改革前,很多材料都要企业老板的身份证,如果需要补充,老板不放心把身份证交给别人,往往亲自跑过来,“其实这都是费用”。

在湖南醴陵办陶瓷企业的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企业的各种收费少了很多。刘先生原来在国有企业工作。他告诉记者,原来政府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巧立名目向企业搞摊派,大到各种晚会、活动、比赛都要企业赞助,小到订购书报、购买挂历都要企业出钱。少的五六百元,多的一二千元,“谁的面子都要给”,一年起码有上百种摊派,企业不堪负重。现在起码这种明目张胆的费用没有了,而且他们的企业是招商引资企业,职能部门更不敢轻易骚扰。

收费转移了

尽管各种摊派没有了,但是李先生坦言“企业负担还是不轻”。他说,政府部门直接收费的项目的确少了,但实际上很多费用都转到第三方收费了。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非税收入为18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中央非税收入3540亿元,增长22.9%,主要是部分企业一次性上缴利润增加;地方非税收入15106亿元,增长9.8%。

“实际上地方非税收入远高于这个数据。”浙江省一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地方收费有的未必全部入账,如果考虑国家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和土地出让金以外的各类收费,这个数据可能更大,“里面一部分就来自企业的各项收费”。

事实上,在过去数年间,全国共取消了上万种收费项目,但问题是,企业减负工作仍未走出“治理———膨胀———再治理———再膨胀”的怪圈。

宗庆后在亚布力企业家论坛上直言:“企业现在没有得到松绑,反而是不断地增加负担,现在各种程序的验收,都要第三方验收,还要做报告收钱,请专家吃饭也要收钱,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记者联系了娃哈哈集团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婉拒了记者的采访。他说:“这种采访只能找宗总本人,其他人没法回答,但宗总很忙。”

翁建涛告诉记者,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企业减负方面的政策,但是他没有明显感觉到收费减少。他说,像他正在建设一间厂房,各种环评、规划设计、土地测量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反正挺多的”。另外,就是有很多隐形开支也在增加,像行业方面的各种培训费、会员费、考察费、标准制定费等,“去年标准出来要培训,今年标准改了又要培训,这都是开支”。

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些费用说起来都是第三方在收费,实际上都是政府职能部门下设的企事业单位,“说白了,都是依附行政部门吃饭的,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

浙江某县国土局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像国土的土地登记代理,原来就是国土局在做,审批制度改革之后,就给第三方代理公司做,但有的至今都不肯放手。“为什么?有利益呀!”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是否能够同步把各种收费也真正降一降?”多位企业负责人希望记者能够帮他们呼吁一下,帮企业真正减减负。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