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全球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全球化
 

2014年9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资“慎独”洋医院呼之难出虽有政策利好,但外商独资医院仍受困于重重阻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博

外资“慎独”洋医院呼之难出虽有政策利好,但外商独资医院仍受困于重重阻力

CNS供图

8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表示,从2014年7月25日起,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等7省市设立外资独资医院,外资独资医院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

该项新政引发各界热议。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医疗领域改革向深水区进一步迈进的重要标志。

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尽管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但由于相关细则尚未出台,其对投资独资医院仍态度谨慎。

外资看好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

对众多投资者而言,中国庞大的医疗服务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贝恩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私人股本基金已将医疗业确定为本年度在中国投资最具吸引力的行业。

“2009年以前,中国的医疗服务产业一直都是一个缺少变革的行业。”美国德睿医疗咨询公司驻上海负责人谢尔登德睿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现在的时机非常棒,不断有投资者向我们表示‘是时候了’!”

“事实上,很多境外投资者都在等待进军中国市场的机会。对投资者而言,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也是护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市场,这意味着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加拿大一家投资机构驻北京代表西蒙·李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解释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热衷的原因。

“随着对境外投资和医生自由执业的进一步放开,外资医疗机构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中国的基础医疗服务市场中。”李说。

政策利好,境外资本闻风而动。据记者了解,不久前,德国阿特蒙集团、银山资本,与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三联发展有限公司和外高桥医保中心,就设立上海自贸区阿特蒙医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阿特蒙医院如能顺利落地,将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家外商独资医院。

而7月初,美国医院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家医院慈林医院也正式落成。

外资办医环境依然复杂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尽管有取消外资持股上限等利好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资能马上如愿而至。

广东省卫计委正厅级巡视员廖新波曾向媒体表示,虽然是利好政策,但实际上,外资独资办医所涉及的远远不止发布通知的这两个部门———卫计委和商务部,它还会涉及金融、土地、保险等方面,影响外资办医的政策环境依然是非常复杂的。

记者了解到,不少看好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表现的投资者在谈及何时入场的话题时,也表现得较为谨慎。

李向记者表示:“我们看到许多境外机构对中国医疗科技和民营医院感兴趣,但目前看来,留给他们的蛋糕并不多。”

据记者了解,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便已逐渐开始向国外投资机构敞开医疗市场的大门。然而,由于政策方面的限制,30多年来,中国内地外资独资医院仍寥寥无几,即使是中外合资医院,数量也少得可怜。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2005年以前,中国政府仅仅批准了200家外资投资的医疗机构,其中完成注册并开始操作的不到3成,这一数量仅占当时中国医疗机构总数的不到1%。

“政策方面的监管约束和不确定的报销机制,导致境外资本此前想要在中国投资医院并盈利是相当困难的。”李向记者表示。外资医院很难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也不可能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经营成本压力较大。

弹簧门、玻璃门待破

记者了解到,对于外资机构而言,中国市场始终存在着税收、医保和人才瓶颈的三重门限制,这些问题至今犹在。

“由于此前投资医疗机构并不属于国家鼓励的投资类别,因此,外资医院无法享受政府制定的税收减免政策。一般而言,外资医院要按较高的比例缴纳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等。”李向记者解释说,“外资医院如果想购买进口设备,还需要缴纳关税,而这部分公立医院是可以享受政府补贴的。”

而不能被纳入医保,也导致外资医院很难吸引普通患者就诊。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公立医院都是采取“以药养医”的运营模式,而外资医院的收入则主要靠医疗服务。因此,外资医院的门诊费用通常是公立医院的几倍或几十倍。李向记者表示,“中国普通患者很难接受外资医院较高的医疗服务收费。例如,台湾明基友达集团投资兴建的明基医院就曾因为提高门诊登记费,导致门诊访问数量在很短时间内的显著降低。”

同时,由于公立医院长期处于市场主导地位,导致外资医院缺乏话语权。李向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医疗服务、价格标准,肯定会邀请来自公立医院的专家参与。而外资医院进行验收,购买进口设备、药品也是公立医院的专家进行检查。”

此外,人才的制约也让外资机构颇感无奈。香港九龙集团全资综合医院的医疗部门主管说,“与公立医院相比,我们更难招聘到优秀的毕业生。医学专业毕业生往往首先选择公立医院,他们认为公立医院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认为,“洋医院”的前景还需观望,关键在于整个中国医疗市场的政策环境是否足够开放。比如多年来一再提出要将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一碗水端平,但弹簧门、玻璃门依然存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