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今日华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今日华兴
 

2014年9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企合作
是一种公益行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江金骐

校企合作是一种公益行为

在滨州学院组织180名大学生观摩华兴活动中,笔者曾在现场。在那次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作为校方组织者、机电工程系党总支书记韩军华给我们说了一句话:对我们来说,类似的观摩学习太有价值、但机会太少了。

韩军华的一句话,其实道出了许多学校的困惑。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与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出现断层。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借口生产任务重、工艺流程保密、现场安全怕出问题,不愿安排学生进车间、到现场观摩生产。相比之下,华兴不但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而且不断挖掘这种合作的深层价值,逐渐形成双赢之势。

这种探索,对华兴而言,首先表现在企业怀有一颗真诚之心、开放之心。对此,华兴一直要求公司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包括市场需求信息、实用技术信息等。企业能不能及时提供这些信息,学校能不能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信息,这是决定双方能否真诚合作、实质性合作的前提。因为学校培养学生,在于学校掌握、获取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促成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只有双方都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并适时做出动态调整,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样的结合才有积极意义和实用价值。

除了有开放的胸怀,在校企合作中,华兴还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华兴聚集着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正是通过他们才转化为新产品。华兴常说,与院校合作,企业能不能全心全意为学生做好“传帮带”,决定着学生能不能切实提高职业能力。这一点,被华兴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衡量校企合作的成与败。

再就是企业的设施设备,能否为校企合作发挥优势。企业愿不愿以生产车间(场地、设施、设备)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事关学生能否有效提高职业能力。华兴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学生来到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的言传身教,他们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不仅让学生直接了解具体生产和技术,提高职业能力,更为学生适应“毕业即上岗”的状态,打下牢靠的基础。

华兴校企合作的实践证明,企业与院校合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公益事业。今天的华兴,除了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在合作建设专业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承担国家863科研项目,包括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等项目,协力促进校企在合作中共成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