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201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201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
 

2014年9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适应“新常态”,大企业
应从四方面提升竞争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适应“新常态”,大企业应从四方面提升竞争力

(上接第一版)

在当前“新常态”下,我国大企业要发扬习总书记提出的“爱拼敢赢”精神,首先就是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在企业改革发展创新中,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进一步发挥支撑、骨干和引领作用;就是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同时,思考并带头解决行业和社会长远发展的矛盾和困难;要坚持战略统领,大力推动行业整合,塑造有利于良性竞争的行业秩序;要带头制订和实施国家或行业标准,引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举措,加大解决污染排污力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坚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第二,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我国大企业深化结构调整的努力方向。首先要加强技术创新。近年来,中航工业、宝钢、华为、中国兵器工业、中国机械、中国航天、大唐电信、亨通、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一批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一些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如超级计算机、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C919大型客机、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技术的成功自主研制。但是值得警醒的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大挑战,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研发强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连续3年下滑,许多企业还没有把科技创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当成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长期战略。2014世界500强中,在以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IT领域,以航天与防务、电子电气设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我国大企业明显处于弱势,有的高端领域甚至是空白。当务之急,就是要紧紧抓住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带来的发展机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集中精力在集成电路、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网络通信设备、海洋工程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高端制造领域抢得先机和实现赶超。对此,我国大企业必须要有高度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要认真领会、紧跟落实中央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最新部署,下更大的力气谋划和推动创新发展;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跟踪研究国际产业前沿,找准技术攻关的切入点和主攻方向。中国500强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没有建立研发中心的要创造条件抓紧建立,已经建立的要不断壮大,同时要积极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开展联合攻关。其次要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完善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加快从工业化思维向互联网思维转变,积极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以信息技术整合供应链,优化企业生产流程,推进智能制造,推进制造加工协同和组织变革。

第三,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提高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近年来,我国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13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金额达到501.9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位居全球第四。中国海洋石油191.2亿美元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双汇集团47.5亿美元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成为当年全球热门话题。中信、中国远洋运输、中国海洋石油上榜2014全球100大跨国公司,12家中国内地企业上榜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00大跨国公司。中国企业500强的海外营业收入达到6.16万亿元、海外资产达到8.1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45%和24.03%。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大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仍然比较低,配置和重组全球资源能力和经验尚显不足。2014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只有13.60%,不仅远远低于2014世界100大跨国公司的60.33%,而且也低于2014发展中国家100大跨国公司的36.57%。为此,我国大企业要充分利用国际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和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增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重组各类资源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我国低成本的生产优势和海外的市场优势,合理选择贸易和投资手段,在全球范围内统筹布局生产和营销力量,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加强与海外资本的合作,探索海外当地融资以及进入东道国当地资本市场的模式,用全球化的手段降低资金成本;要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的分工,通过上下游的分包协作形成供应链的整体优势;要进一步提高跨境并购的成功率,尤其是并购完成后实现企业业绩持续向好的成功率;要秉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责任理念,通过推动员工属地化、采购本地化、投身当地公益事业等一系列工作,赢得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支持,树立良好国际形象;要针对地区社会政治特点制订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加强境外风险识别与预警,确保经营风险做到可知、可控、可承受、可管理。

第四,积极实践混合所有制,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

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是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我国大企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实践表明,产权多元化改造,以及由此推动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十多年来支撑我国大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打破了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的身份界限,实现了资源配置公平和竞争环境公平。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可以吸纳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也应当鼓励国有资本投向优秀民营企业,实现国民共进的双向混合发展。

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多元出资形成均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无论怎么混合,无论是国有控股企业、民间资本控股企业,还是股份分散的企业,最终都要在公司治理上下功夫。只有把各种资本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形成利益一致的市场主体,企业发展才能真正获得新动力。中国建材集团用央企的实力加上民企的活力重新打造企业竞争力,在“央企市营”模式的指引下,以资本为纽带,实现了以国资为主导的行业整合,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制造企业,不仅自身实现了做大做强,还带领全行业走出了困境。联想控股通过多次改革,由一个中科院的全资企业发展成为中科院只占36%的股份、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占35%、其他战略投资者占29%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联想控股从一个20万元起家的小企业打造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企业。这些成功的改革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很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借鉴。

(本文系王忠禹在201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