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金融投资
 

2014年9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星筹谋第二批民营银行新伙伴或为中民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复星筹谋第二批民营银行新伙伴或为中民投

日前,复星集团(以下简称“复星”)与均瑶集团(以下简称“均瑶”)“分手”,上海首家民营银行华瑞银行搁浅,引发市场极大关注。业内人士分析,复星退出的主要原因是均瑶和复星在控股权和经营理念上存有分歧,很难弥合。

这并不意味着复星放弃了民营银行的申请。近日有消息称,监管层已明确考虑放行第二批民营银行,而复星将作为“主发起人”进入第二批。

8月27日,复星CEO梁信军就此前退出民营银行项目进行回应。他表示,会积极配合申请民营银行工作的推进。不过,相对于复星的民营银行计划,公众更关注的是,谁将成为复星新的伙伴?

或牵手中民投

有消息称,鉴于优秀企业对申请民营银行呼声强烈,监管层已明确考虑放行第二批民营银行,而复星将作为“主发起人”进入第二批。“复星对于筹建民营银行一直没有放松。”业内人士张艳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对于业界关注的复星新的合作伙伴,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目前还难以有效判断合作伙伴是谁,但最有可能是风头正盛的中民投,复星或已参与到中民投的投资。“一则是中民投和复星都在沪市,据说双方高层往来甚密,二则是中民投成立前夕,董文标曾力邀复星入股,复星却最后未参与,为日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宋清辉表示。

8月21日,中民投在上海正式揭牌。“中民投”被视为民营版“中投”,这家公司今年4月获得国务院批复,注册资本500亿元。

在张艳军看来,提到中民投的独特性,业界最多的反应是产融结合。“产融结合既可以为企业集团和产业经济发展带来诸如培育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投融资效率、创造协同价值以及公司治理效应等诸多效益,近年来复星也在加快产融结合的步伐。而这对于复星和中民投而言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张艳军表示。

与均瑶分手因经营理念不同

对于复星与均瑶的分手,业界也颇多猜测,但复星并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而业内人士指出,主导权和经营思路等方面存在分歧是主因。“复星退出民营银行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均瑶和复星双方在方案理念上不同所导致。”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中国企业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做实业的均瑶曾在2007年的时候参股南昌银行和汉口银行。“均瑶旗下拥有吉祥航空,乘客可以发展为银行未来的客户。另外,航空业是非常好的融资平台,比如飞机租赁。”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汪潮涌表示。

而复星对于民营银行的经营理念,复星董事长郭广昌曾表示,希望新的银行能顺应趋势,融入互联网基因。“要考虑如何能更好地运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来发展银行业务。”

张艳军称,均瑶是以解决民间借贷难题为出发点,而复星是想结合自身业务优势同时融入互联网基因来做产品创新,两家对于民营银行的经营理念是不一致的。

而从股权方面来看,银监会要求单一股东持股上限不得超过30%,但均瑶和复星都坚持最大持股比例30%。

在高管配置上,据此前媒体报道,央行上海总部原副主任凌涛空降均瑶,使均瑶方面在未来民营银行董事会中的话语权加码。虽然复星方面也挖来了招行上海分行原行长助理孙玲英,但其不足以与凌涛抗衡。

布局大金融

事实上,复星对于银行牌照的志在必得,已经凸显出复星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

从去年9月,就有消息传出,复星向当地银监局递交民营银行的审批。在郭广昌的眼中,紧紧围绕金融开放,尽快拿到以复星为主的民营银行牌照是布局大金融的重要环节。“以复星为主导的银行牌照申请过程中要跟我们已经有优势的国药、物贸结合,加大产品的创新,做出复星的金融特色。”郭广昌如是说。

截至目前,复星旗下已有财险、寿险、再保险等保险公司、证券和基金公司,并投资了民生银行,且在外滩建设了外滩金融中心项目。

据了解,大金融、大商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是复星未来局部的四大方向,其中又以大金融为重点。“复星的布局大金融绝不是仅仅简单成立一个银行,而是意在金融全产业链业务。”宋清辉指出,“银行牌照不是复星用来解决融资的手段,而是用来帮助复星拓宽上市公司所在的产业链,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对此,张艳军表示,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像是复星这类极具实力的企业更渴望打造产业链、培育商业生态的企业集团,大力发展与自身产业经营相关的金融服务,形成经营协同效应。

而社科院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曾刚称,与产业结合的金控集团能通过整合资源、客户、咨询技术和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金融超市,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