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大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大势调查
 

2014年8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贸区发力中国总部经济再提速专家称与国际水平仍存差距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自贸区发力中国总部经济再提速专家称与国际水平仍存差距

上海自贸区挂牌十个多月来,一系列金融和贸易创新举措不断吸引着跨国公司。

近日,上海自贸区又迎来1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至此,上海自贸区内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已经增至60家,以平均每月6家速度递增。而截至6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到了470家。“跨国企业总部参与自贸区发展,结合自贸区的优惠政策环境,对跨国公司扩大发展业务,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配置资源,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将发挥重要作用。”中资东方投资基金公司研究员张艳军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政策红利的吸引力

据了解,此次进驻上海自贸区的12家跨国企业母公司业务涉及工程和建筑设备、汽车系统和零配件、电子设备、物流、汽车销售服务等多个行业。其中,瑞典沃尔沃集团、荷兰托克公司、芬兰瓦锡兰集团、达能集团、意大利杰尼亚以及全球三大物流服务商之一的世天威等多家知名跨国企业均位列其中。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上海自贸区优惠的政策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落户极具吸引力。

2014年1月和5月,上海自贸区先后出台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两项新政,成为跨国公司总部向区内集聚的重要推动力。

索尼物流贸易中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胡艳向记者表示,外汇资金集中试点运行之后,企业可对境内各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轧差(抵消对冲),轧差量可降低50%左右,一年可以节约的财务成本多达几十万美元。

据了解,跨国公司一般在全球设有2到3个资金结算中心,以往运作模式通常是下单、结算在海外,而货物制造和运输在中国。“落户上海自贸区后,作为地区总部,公司不仅仅做物流配送,还承担地区资金结算的职能。”德国伍尔特集团内部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这样能有效降低跨国企业甚至其海外关联公司的融资成本,还能更具主动性、灵活性地推动其在国内外的投资与业务发展。

而贸易便利化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自贸区的又一原因。

一位从事过跨国贸易的企业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以前货物进出上海海关需要贸易合同、报关单、外汇审批单等,现在在上海自贸区内只要有进出口合同,不用再看报关单。简便的程序使上海可以成为跨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基地,也使发展离岸贸易成为可能。

引领中国总部经济发展 “上海自贸区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主要是贸易创新和金融改革,未来可对其他地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借鉴意义。”张艳军表示。

而随着上海自贸区总部经济的发展,专家表示,将带来整个中国总部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上海的总部经济不只是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带动长三角的作用,还带有国家级的发展战略使命。”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表示,从国家整体发展来看,总部经济必然伴随着产业集聚,跨国巨头总部在同一地区密集布局之后,其经济影响力会以几何倍的效应放大,反过来还能吸引更多优质国际资源进入中国。

据了解,上海市于2002年开始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10多年来,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在上海发展迅速。“总部经济是上海经济创新转型的新增长点。”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表示。“除了为地方财政贡献突出之外,在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能够充分利用人才、信息、研发等高端资源,最大限度释放创新资源效能,产生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青岛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副巡视员王民官表示。

仍与国际水平存有距离

然而,有专家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作为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的上海,与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最明显的是数量。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统计,2012年已有约4200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了地区总部。而上海作为国内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目前数量上还不足500家。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数量,目前上海自贸区的开放程度、人才储备和对国际规则、规范的适应等方面还远低于新加坡等国家的水平。“主要还是在于金融、外汇管理制度等方面开放不足。此外,航运、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完善。”张艳军表示,另外,目前国内境外放款需求主要通过外保内贷、内保外贷、外汇委托贷款等方式实现,便利化程度低,也需要支付较大成本。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