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第04版            专题报道
 

2014年7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企业家“松绑”
就是给中国经济“松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给企业家“松绑”就是给中国经济“松绑”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福建30位企业家回信,重提30年前福建55位企业家大胆呼吁给企业家“松绑”往事,表示中国经济正在进行又一次重要的“松绑”放权,鼓励企业家们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企业家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给企业家“松绑”就是给中国经济“松绑”,让中国经济焕发出更大活力,创造出更多的奇迹。经过30年前一直持续至今的“松绑”,中国已经发展成贸易排名全球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全球第二的经济大国,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的榜单,并且名次一直呈现出上升的势头。

当前,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新一届政府正在加快转变职能、大力简政放权,释放中国经济的活力。仅中央政府,2013年全年就取消和下放了334项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今年初决定再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项目和18个子项,包括财税、金融、价格等领域的改革都在稳步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简政放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经历了30多年的简政放权,好放的、容易放的,都已经放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一方面是有些行政审批项目涉及不同的部门,协调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是有些行政审批项目涉及法律层面的规定,在没有调整法律之前,无法下放。因此,新一轮的简政放权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必须通过创造性地工作,才能达到让市场发力,激发企业活力的目的。

首先对于该放、能放的权力要一放到底,防止产生“中梗阻”或“末梢失灵”。一些部门把审批看做是部门和个人权利、地位、荣誉的象征,甚至是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特别是在基层部门,这种问题就更加严重,极大伤害了企业家的创业激情,破坏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打个比方,用小绳捆住手指头和用大绳捆住身体,其作用是完全一样的。许多捆住手指的小绳,虽然没有捆住身体的大绳那么明显,但却是普遍性地存在,改革起来难度更大。

二是在减少行政审批的同时要加大监管的力度,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反复问题。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在中国经济管理中长期存在。近期发生在上海的福喜公司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充分证明重审批轻管理的理念已经严重落后,除了制约经济发展以外,并不能防止企业违法问题的产生。加强事中和事后管理,才是保证企业合规有序发展的基本手段。

三是要发挥好行业协会组织沟通企业和政府的职能,防止出现信息不对称导致改革效率低的问题。现在有一个词叫“顶层设计”,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层政府不愿意为改革担责的被动心态。现实中,对于行政审批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只有两种人最了解,一个是企业去跑审批的人,另外一个是政府部门直接负责审批的人。但是由于基层并没有处置权,向领导反映问题有可能还被认为是多事,所以大量的问题和矛盾产生在基层,因此必须有相应的组织、程序和渠道来反映问题,各类行业协会组织和企业家组织应当担负这个责任和使命。与此同时,行业自律组织不发育、行业管理松散、乏力,第三方信用机构缺乏社会认知和公信力都是导致行政审批和干预过多的现实原因,加强行业协会组织建设是政府精简职能的基础和前提。

四是要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协调,防止部门间互不买账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在现实中有很多行政审批事项互为前置条件,政府部门之间互相钳制,让审批变得更为复杂。比如,投资项目选址研究报告批复应该是首位的,但一些地方需要附加用地预审、水土保持、环评批复等。问题是厂址没有确定,怎么进行环评呢?有关方面要对一个项目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流程模拟审批,切实解决审批程序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行政审批过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效率,仅以能源项目审批为例,有的项目要有100多道审批程序,全程审批通过要用7—8年的时间。这种问题的存在,致使许多企业要么放弃项目,要么就打政策和法律的擦边球,“先上车后买票”,边审批边建设,破坏了行政审批甚至是法律的严肃性。

抓执行是新一轮“松绑”放权的显著特点。新政实行以来,习总书记先后就简政放权多次发表重要指示,并提出凡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需要修改法律的可以先修改法律,先立后破,有序进行。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会议督战改革措施的落实,要求“文件既然发出来了,就要一路追到基层,让它落地生根。”在最近一次国务院督查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简政放权”政策的落实,被列为19项重点督查事项之首。

坚决性、彻底性、合法性是新一轮“松绑”放权的重要关键词,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将朝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方向持续下去,使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焕发出更多的活力和激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