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商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商业评论
 

2014年7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商业如何最终没有“半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宋笛

商业如何最终没有“半径”

在徐伟昊看来,生活半径现在的发展规模完全在他的预想之内。

作为一家餐饮终端配送公司,从创立初期仅有两个人、两台电脑,每日不到2单的派送量到拥有300名员工,每日超过5000单的配送量的规模,在O2O餐饮配送这个行当里,生活半径显然已称得上“颇具规模”———在这个行业里日均派单量超过5000单的仅有两家。

线上与线下的交融

在今年3月份,生活半径已经完成了第二轮融资,而徐伟昊的下一步设想是:迅速拓展市场和业务,让生活半径成为“O2O”中铁打的线下“O”———无论线上的O是谁,都离不开线下“O”的支持。

在正式运营一年时间后,生活半径迎来了第一笔投资,一笔数目达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

这笔投资来的时间显得格外精准,在这之前,徐伟昊和冯跃忠的存款已经基本耗尽,两人本打算出去再找一份工作,每人每月从工资中补贴5000元投入公司。

同时迎来的还有公司的一位新技术人员王超——公司另一创始人冯跃忠前公司的同事。在此之前王超供职于一家外企,年薪约40万左右,而生活半径能支付的最高年薪为6万元。

第一笔资本的进入让这家人数仅为10人左右的小型公司迅速充满活力,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公司在北京覆盖的商圈从起初的5个变为38个商圈,公司的人数也迅速增长为300人。

公司的步入正轨让徐伟昊起初的一些猜测得到了证实。

在O2O概念开始大火以来,徐伟昊陆续收到了百度外卖,淘点点、美团外卖等多家上游企业抛来的橄榄枝,这些企业愿意向生活半径提供流量支持,同时也能与生活半径的终端配送体系建立合作,而一些更有实力的平台和更为深度的合作也在洽谈之中。

这些在徐伟昊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都是做互联网出身,在产品接口上做得很标准,而且互联网公司也需要我们这些踏踏实实做终端市场的公司。”

用IT思维做终端配送

对于O2O行业,终端配送市场都是一道跳不过去的坎,多数失败的公司都是倒在了终端物流配送体系的成本控制和效率管理面前。

而对于生活半径而言,这恰恰成为了公司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作为一家三位创建人都来自于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公司,对于物流配送的解决之道是:用IT做配送。

生活半径的所有订单都是通过移动端和PC段完成的,在订单生成后30秒内,会同时将订单信息传送到配送中心和相关商家。

系统会根据订单内容估算出订单完成时间,然后根据每个配送员所处的位置和身上已有的订单状态自动筛选出最适合的派送员进行派单———每个配送员都配有智能手机,系统可以根据手机的GPS系统完成定位。

在派单完成后,系统会自动估算出商品制作完成时间点、配送员送货完成时间点并在配送员的终端上形成倒计时系统,配送员应该在倒计时时间内完成配送,若超出这一时间就要受到相对规定的处罚。

这一智能配送系统的效果是显著的,通过这一系统生活半径每位配送员的日均配送量在30单左右,而行业的人均配送量仅在15单左右,效率提高一倍。人工配送一个商圈日均订单完成能力为300单,而生活半径一个商圈的配送日均完成能力能达到1000单。

这也是生活半径能把85%的订单都在45分钟内完成,并能通过不到200人的配送团队支撑起日均配送量超过5000单的主要原因。

对于生活半径最终的样子,徐伟昊做过这样一个设想:生活半径的业务将不仅仅是餐饮配送,而包括终端客户的各种需求,比如水果、零食甚至生鲜蔬菜,并通过这一与终端市场的深度接触,获得大量的数据,利用这一数据的挖掘产生新的利润点。

“只要生活半径能真正地深耕于终端市场,就肯定会有价值”。徐伟昊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