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公司
 

2014年7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川工闪耀齐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杨凯朱莉

川工闪耀齐鲁

川工实业施工现场

川工实业董事长张益宾

2014年春节过后,无论是中高端人才市场,还是快递物流、商仓物业等,“用工荒”都成为了主题词。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来看,“用工荒”最严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普通工和服务一线的岗位上,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影响最大,有些企业甚至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

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北京企业岗位需求缺口55.6万个,其中,“制造业”居首位;广州市用工缺口大约12万、深圳市用工缺口大约20万,山东省是民工输入大省,也连续几年出现“用工荒”,企业用工缺口约16万人。

在“用工荒”愈加严峻的背景下,一家以输出四川农民工为主的劳务派遣公司备受关注,这家公司就是山东川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工实业)。

该公司董事长张益宾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四川省在外打工者几乎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劳务输出主要集中在建筑、厨师、保安和家政行业,其中又以建筑劳务输出为主。

在济南建筑行业,近年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有高楼的工地就一定有川工”。据不完全统计,济南市目前近50%的高层建筑都是由“川工”完成的,占了济南市建筑市场的半壁江山。

真正成为川籍农民工的主心骨

“川工”对山东和济南市的城市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如何更好地管理农民工这只庞大的人力密集型队伍,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在这方面,川工实业做了细致周到的部署。

据了解,四川省近年来针对农民工输出也做了诸多支持工作,启动了“阳光工程”,有针对性的组织农民工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力争培养出有知识、有素质、有技术的农民工,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每年春节期间四川省政府都派工作组到山东等劳务输入大省慰问民工,了解民工疾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张益宾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说,川工实业前身是一支来自四川省的建筑工程劳务队伍,正式成立公司是2006年。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为进一步规范川籍农民工的管理、维护川籍农民工的利益,把长期打零工的农民工组织起来,给予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把散兵游勇组织起来接受“成建制”的规范管理。

“劳务管理看似很简单,但由于是面对一批知识结构比较低的人群,所以它是一项复杂的、繁琐的、持续性的工作。”川工实业党支部何书记表示。

据张益宾介绍,公司成立之初,他曾在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提醒大家,现在几乎每个企业都在讲“以人为本”,可见“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成也劳务,败也劳务”。“我们应当把劳务输出、劳务管理当做一项事业去做。要向管理要效益,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争取成为高素质、强有力的建筑劳务企业。”

因此,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团结和谐、诚信履约、谨慎务实、科学创新”的企业发展理念,力争把“川工”打造成一个过硬的品牌,让“川工”成为有组织、有纪律、有文化、有技术、有素质的农民工队伍的代名词。

川工实业在农民工培训、管理、安置等方面做到了实处,川工实业培训出来的农民工深受市场欢迎,“川工”目前在济南建筑业可以说是川籍农民工中一块响当当的品牌,提起“川工”就是工期质量的保证。

每年八月份,川工实业的管理人员都会回家乡四川做调研,了解川工子女上学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和生活所需。在公司成立的八年时间里,川工实业没发生过安全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及打架斗殴等事件,公司真正成为川籍农民工的依靠,被视为“娘家人”般信任,真正成为川籍农民工的主心骨。川工实业被济南市建委评为农民工维稳先进单位,济南市建设系统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先进单位,川工实业所承接的工程多项获得山东省(市)优质工程奖。

随着进鲁企业和农民工的增加,如何加强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如何弘扬川商文化、如何打响川商品牌、如何抱团发展始终是张益宾关注的问题。

张益宾说,随着进鲁企业和农民工的增加,企业间如何强强联手,携手共进是他始终关注的问题。于是,他与其他几位在济的川企负责人商议后,报有关部门批准在山东成立了“山东四川商会”,并被大家推举为常务副会长、济南四川商会会长。

有了商会这个平台,促进了济、川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和紧密合作,大家齐心协力抱团发展、推广四川优势产业,并积极投入到公益和慈善事业中。2012年四川雅安地震后,川工实业积极组织赈灾义演,为灾区捐款100多万。山东四川商会为山东、四川两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用工荒”

张益宾说,近几年“用工荒”现象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方面因素: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过程中,信息不灵,劳动力供给双方信息差是造成“用工荒”的一大原因。此外,农民工长期供需结构失衡也是“用工荒”的原因之一,缺乏年轻力壮的技术型农民工和过剩大量普通中老年农民工现象并存。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用工机制缺乏,不仅农民工们的经济利益保障缺失,也没有好的发展空间。

“了解了‘用工荒’的原因所在,我们就应该有的放矢,积极应对。”张益宾说。由于来自农民工输出大省四川,川工实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一是加强劳动力培训。把土生土长、没有专业知识的农民工组织起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集团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外请建筑院校专家来进行分门别类的岗位培训,使他(她)们持证上岗,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型工人,做到后备人员充足,招之即来,来而能战。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他(她)们的工资收入,有利于工作的稳定发展,减少了社会流动性;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由于把农民工组织起来统一管理,集团先进的硬件配置给农民工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获得比较满意的岗位;三是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完善平台,疏通农民工流动渠道,每年都有优秀工人晋升为班组长或项目部管理人员,让年轻员工在企业有想头、有盼头、有奔头。在农民工薪资待遇、发展空间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四是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由于是建制式管理而不再是单兵作战,农民工们有了能够保护自己的组织。集团成立了工会组织,出面替农民工签署合理的用工协议,处处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川工实业的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项目结束就打铺盖卷走人,而是由公司合理、有序地安排新工作,使农民工们能够安心、踏实地生活工作。

何书记说,只有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为他们所想,为他们所急,他们才能很好地融入到当地社会中,才能踏实工作,起到促进社会安定作用。这些年来,川工实业克服多种困难,积极想办法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比如,为方便夫妻在同一工地生活,在工地为农民工设立了夫妻房;为满足不同地方农民工的饮食习惯,在食堂设置各种口味就餐窗口;为了病有所医,工人一进施工现场就买上保险;每年还救助贫困农民工家庭和资助农民工考上大学的孩子;每逢重要节日集团领导都要去各个项目部慰问等等,尽可能地为农民工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快乐工作,愉快生活。“所以说,无论市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们都愿意跟‘川工’走,成为‘川工人’,这就是我们发展壮大的源泉。”张益宾说。

据了解,近年我国许多省、市在农民工(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上学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关政策,使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生活得到了进一步保障。而农民工本身则需要破除长期以来存在的“靠力气吃饭”的传统思想,最终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适应城镇的环境需求,不断地提高自己,与时共进。

让争创一流成为企业精神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的来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建筑劳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川工实业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公司运作的科学方式,以适应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争创一流品牌,构筑一座丰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言行中,把它当做企业精神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张益宾在企业办公会上曾跟大家说,“依法依规治企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集团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使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川工实业把近几年内部修订、出台过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加以整理、汇编,重新制定了严细的《员工手册》和《制度规定汇编》。

《员工手册》详尽地规定了人事制度、考勤制度、保密制度等。川工实业实行责任人负责制,《制度规定汇编》的编制让企业各部门及员工在工作中有规可依、各尽其职、各尽其责,增强了法规意识,发挥制度规定的刚性作用,使公司人人自觉依规做事,令行禁止,明确了各部门职能、职责,以及考核标准、奖惩制度,《制度规定汇编》的编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提高了公司管理效率。

在川工实业的施工现场也张贴了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消防保卫制度》、《十项安全生产措施》、《文明施工规则》等。在《文明施工规则》中对内部管理、外部形象、内外关系协调做了细致规定。据记者了解,制定严细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劳务公司还是不多见的。

为适应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川工实业对内选贤任能,不断选送职工参加各种技能、管理知识培训。对外广纳贤才,聘用专业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及高级技工人才,现在拥有各类专业和经济技术职称人员40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78人,一、二级建造师50多人,大专以上学历300多人,公司管理团队均来自在鲁长期从事建筑和金融行业的精英。

据了解,川工实业在协调施工、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质量保证体系、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等方面都建立了密集的管理作业网络,力争为广大用户输送优秀的农民工,建造优质高效的精品工程、放心工程。根据形势和任务的不同,他们不定期外请专家给集团高管和各项目部管理团队进行培训。川工实业输出的“川工”在用人单位以施工质量高、进度快、组织纪律严明、工地整洁赢得广泛赞誉。

打造建筑领域的管理航母团队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川工实业管理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司刚成立时以川籍员工为主,现在公司内部管理人员60%都是山东籍,既有招聘来的,也有过去业务单位的合作伙伴,还有曾经的业务竞争对手,许多人员是因为敬佩川工实业的闯劲、干劲,欣赏川工实业的管理模式,主动加入到川工实业的队伍中来,使川工实业如虎添翼,为川工实业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

在川工实业,还有一批不能不提的人,那就是川工的女建筑工人,这是一群吃苦耐劳、胆大心细的女人们,她们和男人们一起风吹日晒、挥汗如雨,一起奋战在几十米、上百米的高层建筑工地上。“四川女人能力很强,开朗、豁达、豪爽,识大体,顾大局,在家能相夫教子,在外工作果断干练,决不输于男人,有胆有识,真不简单!”张益宾话中带着佩服的语气说。

为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川工实业还积极参加济南市建委组织的各项技能大赛和技术交流活动,为用工单位输送有上岗资格的优秀建筑劳务队伍。2008年,川工实业获得济南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开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由于企业讲诚信、管理规范、农民工技术水平过硬、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高,山东省三箭集团、济南二建、四建等企业同川工实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

面对成绩,川工实业并未止步,公司牢固树立“以科学求发展,以发展促适应,以责任创利益,以利益谋共赢”的企业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对甲方求信誉第一、对职工求安全第一、对工程求质量第一、对客户求品牌第一”的企业服务宗旨,确立了“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的发展战略,为劳务输出打开了新局面。

“打造建筑领域里的管理航母团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何书记豪迈地说。

目前,川工实业业务范围涉及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建筑建设材料的销售和租赁等,下辖山东川工建联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山东川工建筑材料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川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山东川工建联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建筑分包资质一级企业,拥有大型建筑机械设备100多台(套),可承揽商用、民用等大体量、高层次、大跨度、高标准的建筑工程。

谈到未来的发展,张益宾说,随着集团公司战略规划的实施,川工实业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让管理创造价值,用服务提升优势,不断整合各界资源优势,以适应求发展,以发展促合作,形成各方优势互补,竭力打造‘川工’的金牌团队,同心共谱齐鲁大地上的勇猛之师‘川工实业’明日辉煌篇章!”

名片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中国第二大红色革命根据地,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涌现出无数将帅,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里,也是川工实业董事长张益宾及多位高管的家乡。新中国成立后,巴中市在我国经济建设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绩,我国历届主要领导人都曾亲临巴中市参观,缅怀英烈、慰问烈士家属等。这里以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绿五绝被称为“如画巴中”,以多种珍稀树种和珍贵药材,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植物学专家前去考察,被专家称为川北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