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第三方力量崛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博
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第三方力量崛起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未来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将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同2010年相比,未来全国将新增监测网点2526个,监测样本量将扩大到287万个/年。据此推算,预计将多拉动食品检测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50%。
随着社会力量的介入,第三方食品安全监管正在扮演重要角色。近日,第三方的安全食品甄选和信息发布平台———“放心365”公司副总裁曹阳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一系列有关支持社会力量提供食品检测服务文件的出台,被视为国家力挺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的利好消息。”
此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已经与“放心365”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也标志着以“放心365”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食品安全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食品检测面临资金压力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农业部为主体负责的我国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已在全国进行大半,这些检测站基本上可完成包括农残、重金属、非法添加、营养成分等大部分食品农产品常规定量检测。这些新建机构将同当地原有的食品检测结合,将基本解决全国大部分县级食品安全检测问题。
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加快县乡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基层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提高一线监管执法队伍技术水平。”这意味着,由政府主导的农检、食检机构建设力度会进一步加强。因此有观点认为,短时间内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食品安全领域的难度仍然不小。
不过,来自北京市食品检验机构的刘伟表示,“政策性文件表明了国家的态度:支持社会力量加入食品检验服务行业,给予他们发展的政策空间。”但在刘伟看来,“目前除了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公司,国内大多数检测公司对接受政府购买服务还是有所顾虑。”业内人士解释说,因为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考虑投资风险,食品安全检测与其他产品检测不同,项目多投入大,进行检测的仪器设备就要占用大量资金,个人或企业投资建设食品检验实验室,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第三方检测期待深入参与
据了解,中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检测市场规模在650亿元人民币左右,2012年增长到约9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13年底,中国从事食品、农产品检测的实验室总数有6000多家,其中,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可以对外提供检测服务的实验室有5000多家,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其中食品安全检测占据了不小份额。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存在的民营检测机构有华测检测、谱尼检测、诺安检测等,如华测检测、电科院、迪安诊断等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功上市,为进一步大规模扩张做了充足的资金准备。
中国检测市场快速增长也吸引了国外检测机构来华投资建立实验室。目前,如美国的UL、英国的Intertek、瑞士的SGS、法国的BV、德国的TUV等世界知名检测机构已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多个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与地方检测机构展开合作。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第三方检测机构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中国食品安全建设当中。早在2009年,中国本土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华测检测负责起草的三部国家食品标准均通过审定。
“其实在几年之前,我们就接受了一些地方食品监管部门的委托,像天津、上海等,也不局限于一线城市。”SGS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从2002年开始涉及测试,之前只有检验和审核。从2008年开始接受政府委托。目前,SGS已得到多个城市和地区(有一线发达城市,也有二三线城市和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委托,承担相应的食品检测业务。
第三方信息发布的法律边界
除了检测机构,近年来,各类企业、个人或民间机构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当中。例如,绿色和平公布的茶叶农业残留事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雅培与CER之间的“口水战”等等。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工程系副教授范志红认为,目前国内政府公信力下降,同时监管力量不足。这时,作为机制上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就为公众对食品安全知情做了很好的弥补。
然而,2013年年底,《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送审稿第106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布可能对社会或者食品产业造成重大影响的食品安全信息,应当事先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实。”并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未经核实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得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
对此,全国较早关注食品安全的第三方机构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负责人李海市认为,食品安全信息重点解决的是政府食品安全信息公开,让公众及时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和便于公众查询,而不是控制信息源,尤其是在出现食品安全危机时。同时不设前置核实的条件,便于让公众和媒体曝光不诚信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减少食品安全风险瞒报、延报隐患,维护消费者健康。对恶意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在调查核实后进行惩处。
为了避开风险,放心365选择发布放心食品白名单,为食品安全监管开创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不同于以往第三方机构对检测不合格产品及企业进行曝光的监督方法,通过发布安全食品白名单,推动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365公司连续发布了4批放心食品白名单,就是希望通过更和缓的市场化手段,逐步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
目前,“放心365”已筹备在贵州、广州、大庆三个地区开设“放心365食品专柜”,售卖符合“放心365标准”的放心食品。曹阳表示,将来要做到让全国消费者都能在本地购买到符合“放心365标准”的放心食品。
业内人士表示,用这种“扬善不惩恶”的方式,在现阶段能更好避免第三方机构卷入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保证机构的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