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4年7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石化倡导绿色低碳
启动“能效倍增”计划

采取六大措施,到2025年将能效提高100%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丁国明赵玲玲

中石化倡导绿色低碳启动“能效倍增”计划

继2013年推出“碧水蓝天”环保行动之后,中国石化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中再次发力。

近日,在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主办的第二届“生态文明·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宣布将启动一项名为“能效倍增”的绿色低碳计划,采取六大措施,到2025年将能效提高100%。2014年实施800多个项目,投资40亿元,到2015年投资近百亿元启动近千个项目。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美国的2.3倍、日本的3.2倍,而且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中石化能源环保部主任耿承辉指出,未来中国的经济还要持续、有效的发展,用什么样的能源去支撑工业经济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碳排放,这是一个国家和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有限的能源支撑着我们国家GDP7%多增长的同时,对于企业来讲,也同样存在着用最少、最经济、最有效率的资源支撑中国石化健康、持续发展这样一个任务。

为减少能耗,国际各大石油公司均把提高能效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各自提出了降低能耗9%—20%的目标。欧盟提出2020年能源效率提高20%的目标。我国也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的目标。

傅成玉表示,最大的资源是节约,提高能效是实现节能、减排和降碳的总抓手。我们实施“能效倍增”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实践并倡导企业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果把我国能源效率在现有水平上提高30%,就可以支撑GDP再翻番。

据耿承辉介绍,中石化的“能效倍增”计划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近期到2015年,和2010年相比,能效水平要提高20%,要累计节约标煤1400万吨;第二阶段是2020年,即中期,实现累计节煤3200万吨,能效提高到65%。到这个阶段,基本上可以实现增产不增能;第三阶段到远期,就是到2025年和2010年相比,累计节标煤达到4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00万吨,能效能够实现倍增的目标。

据了解,为了支撑这个目标的实现,中石化将采取管理节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合同能源管理等六大措施,逐步提升能效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升企业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在管理节能方面,加强日常精细管理,减少原油加工损失;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和体系,构建长效节能机制;定期开展节能监测与能源审计,挖掘节能潜力;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制度。在结构节能方面,坚持结构调整,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能源多元化发展,培育地热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一条能耗排放做“减法”、经济效益做“加法”的发展之路。在技术节能方面,推广十大成熟先进节能技术,研发十大关键节能技术为未来节能做好技术储备。在节能工程方面,组织实施余热余压利用等七大工程,降低电厂供电标煤耗、炼油综合能耗、乙烯燃动能耗,提高油田机采系统效率、注水系统效率和集输系统效率。在循环经济方面,建立循环经济试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相结合,因地制宜、示范引领、推广普及相结合。在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方面,重点在余热余压回收等五个方面,大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

据悉,中石化“能效倍增”计划实现后,将累计节约标煤4200万吨,相当于植树9.4亿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00万吨,相当于2292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同时,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万吨。

耿承辉表示,对于“能效倍增”的整个计划,中石化将按照长安排、短打算的目标继续实施下去。

据记者了解,2014年,中石化准备实施800多个项目,投资40亿元,力图使得“能效倍增”计划在启动之时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2015年,中石化初步打算还要投资近百亿元,启动近千个项目,使得中石化能够在“十二五”即将结束的时候,能源管理水平、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满足中石化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源和资源方面的需求。

“2016年到2020年我们有规划,2021年到2025年我们也有一些预测。所以整个‘能效倍增’是一个开放的、滚动的计划。今后,中石化将借鉴‘碧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模式,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用我们的行动,能够为国家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够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有效发展,做出中石化应有的贡献。”耿承辉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