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1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1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4年6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企员工持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

国企员工持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有关国企员工持股的议题最近再度成为热点。日前有媒体报道,中央层面的国企员工持股方案已成形,并作为混合所有制整体改革的配套措施已上报国务院,预计最快将于今年下半年推行试点。部分地方国资系统也开始加速部署,拟上半年出台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办法,鼓励企业以员工持股方式处理劳动关系。在各界对国企员工持股热情高涨的此刻,我忍不住想泼盆冷水:国企员工持股,不必急于一时。员工持股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既有制度尚没有改进和创新之前,不宜轻易展开。

员工持股,对我国国企来说并非一个新事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员工持股即被引入国内,江浙等地的股份合作制纷纷采取员工持股计划,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但效果并不理想,还产生了不少问题。一些党政官员利用审批权“寻租”,向企业索要内部职工股;一些企业则以较低的价格向内部员工发行股票,国有资产流入了少数人的口袋,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如今时过境迁,国务院国资委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从理论上讲基本可以做到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但在实践中也难保不出问题,直到如今仍有不少人担心新一轮国企员工持股潮是否会重演当年的悲剧。此外,员工持股的合法化问题、员工持股的比例问题、员工持股退出机制建设问题等涉及国企员工持股的诸多问题至今在制度层面上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此时,急于推开国企员工的试点工作,难免让人质疑是否是为了持股而持股。

以往国企改革实践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景象,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2002年至2004年,国企改制中MBO(管理层收购)的员工持股方式一度十分流行。但在相关配套制度和制约措施不健全的情况下,员工持股最终导致了利益输送等严重后果,进而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不难想象,如果员工持股没有相对透明的公示制度和较强的监督约束,新一轮员工持股改革最终可能仍沦为让少部分人牟取暴利的盛宴。而透明度不够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至今仍是国企受到外界诟病最多之处。

其次,是哪些人可以持股的问题。企业管理层、技术骨干还是全员持股?国企是我国公有制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如果员工持股仅停留在企业管理层与技术骨干,显然会出现对普通员工不公平的问题。如果全员持股,是否会出现曾经的人人持股,平均持股,起不到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此外,根据我国目前法律规定,除少数经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企业外,拟上市的公司如果存在数量超过200名员工持股,一律不准上市。存在工会持股、持股会以及个人代持等现象的公司也不准上市,除非上市前予以彻底清理。这对不少正在谋划上市的国企无疑也是一个无法绕过的重要问题。

再者,国企员工持股的退出机制建设问题目前也尚未在制度上得以解决。以往我国国企改革中员工持股大部分实行的是时点制度,“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员工能持股,新员工就不能持股。这是否会影响新进员工的积极性?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是,我国国企管理层一般都拥有一定行政级别,可以在工作需要时无障碍进入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工作,但其所持股的退出问题却无明确规定。有调查显示,以前实行员工持股时获得股份的高管目前做了副省长、省委常委甚至已经退休,但仍持有相当比例的公司股份,这导致与企业经营无关的人员仍持股,关联度大的人才反而持不了股。这无疑背离了国企员工持股的初衷。如何理顺国企员工持股的退出机制,也是在推行新一轮国企员工持股之前需要解决的。

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员工持股无疑有利于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增加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关切度;有利于国企实现股权主体多元化,形成互相制约的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但这无疑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如果先前制度设计不够健全,只是为了持股而持股,不仅难以达到这些效果,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导致国企改革的路径出现偏差,引起企业内部矛盾,重蹈国有资产流失的覆辙。对这一点,我们应当保持足够的警惕。在既有制度没有很好的改进和创新之前,员工持股的步子宁可慢一点。否则,我们不仅难以达到我们改革的目标,也容易在试点阶段就再次毁掉“员工持股”的名声,进而缩减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可能空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