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派遣工:央企不得不说的人和事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外包派遣工:央企不得不说的人和事儿
张木(化名)是一家大型工程公司的董事长,承接完项目后他就会去找定点熟悉的施工队完成工程建设。在他看来,这些半松散的外包施工服务队,有工程时给他们活干,没工程时也不必养着,省去了很多成本烦恼。
“这既节约了工资成本,省去了劳保、福利等等工资外的开支,也节约了管理成本,不必投入专门的人员去管理一支淡季根本用不着的队伍。”张木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坦言。
无独有偶。在很多大型央企中,这样的外包服务和农民工队伍不胜枚举。据知情人士透露,像中国建筑总公司这样的大型央企有正式职工20万,但外包农民工和派遣工就有200多万,数字惊人。其他央企诸如中国中铁等由于工程性质的原因,也需要有为数不少的外包工。
据了解,这些外包农民工和派遣工的组织形式几乎都是半松散型的,按日计酬,有工程时才能拿钱,而劳保和五险一金这些国家明文规定必须给员工交纳的基本保障,对他们来说却很是陌生。有的农民工甚至不愿意交这些保险,只求现时兑换成现金,现拿现用,因为烦琐的保险领取法让他们恐惧,仿佛若干年后这些都会沦为泡影。
这些农民工就是施工时出现,没工施时消失的强大力量。据记者了解,为数不少的农民工对自己能在农闲时走出土地和家乡,谋一份差事,拿一份在家乡人看来还不错的收入感到心满意足,唯一不满的是工资常常不能按时发放。尤其到年关时工资被克扣,对于急于回家过年急等用钱的他们来说,是雪上加霜。
“这些央企某种程度上来说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让老一代没有多少文化只能付出苦力的农民工走出土地成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在现代企业日益完善各种规则,加强合规性建设的道路上,社会责任和公平等概念日益显现出来,在这些方面我们不得不说很多央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表示。
据记者了解,现行的《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迄今已近20年。而后,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化,中国劳动关系领域发生了重要变化。迫于劳资关系的需要,2008年以来,在宏观上,劳动法制开始完善。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国务院带薪休假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劳动关系已经进入了法治化阶段,原有的行政性劳动关系转变为法治化下的市场劳动关系。(下转G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