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市场或将暴增五成国内“啃老”痼疾难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儿童剧市场或将暴增五成国内“啃老”痼疾难去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商家大赚的黄金节点。以儿童剧演出市场为例,2013年度中国演出市场票房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六一期间全国儿童剧票房收入为2.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366万元。
“六一儿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几天儿童剧观众人数会成为全年票房最大的贡献点。”北京晚报文化体育品牌推广部韩勇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票价不菲仍受追捧
据了解,近几年儿童剧演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儿童剧消费需求不断升温,一些话剧团、杂技团、动漫制作公司、教育机构等加入到了剧目的演出、创作中,2013年演出场次达7576场,同比增长11.6%。
虽然目前全国儿童剧市场的剧目总量较之去年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剧目占的比例相当少,大多都还是停留在很久之前的老故事。
儿童剧演出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文化消费形式越来越受到亲子家庭欢迎。据悉,今年六一主打儿童剧目主要有《驯龙高手》、《洛克王国大冒险》、《狐狸叫》等。
“我已经从网上订了儿童剧演出的票,准备带孩子们去看。”史女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她买的团购票打七折,也有套票三张280元,“贵是贵了点,想想孩子一年就过一个节,带她们开心一下。单位同事们好多也都买了。”
每年临近六一,在北京工体上映的儿童剧都会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热捧。从上述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儿童剧观众人数达384万人次,比2012年增加了50万人,同比增长15%,实现了较大规模的增长。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演出成本及质量的提高,票价也相应提高,预计今年儿童剧演出收入增速将延续去年行情,增幅至少在50%左右,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
“相比去年,今年的儿童剧目所增加的科技元素较多,将给观众带来更为震撼的视听效果。”蔡灵告诉记者。
据了解,部分专业儿童院团通过会员制、积分制等营销推广方式逐渐积累起稳定的消费观众,儿童剧演出观众数量增长迅速。
火热背后的尴尬
“尽管数字喜人,实际目前演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并不太景气。”韩勇向记者道出了当前儿童剧市场的尴尬现状。
“市场的琳琅满目虽然给观众增加了众多选择的机会,但同时也无形之中也分流了票房。”有专家表示,“按照目前形势来看,整年走势应该还会上涨,但幅度应该不会太大。”
就北京而言,中国木偶剧院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是最占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儿童艺术团体,有自己的剧场、自己的演员、自己的制作班底,同时又有政府的资金扶持,近几年逐渐形成了以剧场为品牌、剧目多、票价低廉面向百姓为策略运营模式。
但是,除了剧场品牌,作品品牌才是无形资产,这也是目前国内儿童剧市场最急需也是最需要提升和解决的问题。
据专家透露,目前最成功的儿童剧莫过于《巧虎》系列演出、迪士尼舞台剧及冰秀演出。
“但迪士尼的引进价格昂贵,很难在国内回收成本;而《巧虎》又是直销模式,大陆的文化机构又很难产生合作”,韩勇表示,“但他们的制作和运营模式真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大陆目前没有一个品牌能够与之相比,相差甚远。”
呼吁作品创作勿“啃老”
一部成功的儿童剧最重要的在于创作,选择健康向上、活泼有趣、寓教于乐的好题材好作品,成了现今儿童剧市场的最大攻坚难题。
业内人士直言,虽然目前全国儿童剧市场的剧目总量较之去年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剧目占的比例相当少,大多都还是停留在很久之前的老故事,旧事重提或略微改动,换汤不换药,再或者就是电视或电影的热播剧,翻拍儿童剧,像喜洋洋与灰太狼、巴拉拉小魔仙、爱探险的朵拉等。
上述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儿童剧新创剧目占比为11.6%,演出题材同质化现象严重。2013年全国共演出儿童剧389台,其中新创剧目只有45台,占儿童剧演出剧目总数的11.6%,而其余88.4%的剧目均是老剧复演,剧目创作活跃度不足。
蔡灵认为,儿童剧在注重特技、视听效果的同时还需注重内容本身,儿童剧内容应该提高原创性,勿经常啃经典剧目的“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