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产业公司
 

2014年6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石油东部管道转让引发企业“被憋死”担忧

已签合同面临流产风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丞华

已签合同面临流产风险中石油东部管道转让引发企业“被憋死”担忧

在新疆众多煤制气企业中,已经拿到中石油管道输送合同的企业算是其中的幸运者。“目前中国天然气管网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经营。如果生产出来的气不能入两大集团的网,你只能憋死。”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无机化工处处长李志坚这样表示。

然而,随着中石油东部管道股份全部转让的消息公布,这些幸运企业又开始了新的担忧。“此前已经签订的管道输送合同会不会因为资产出让而发生变故,现在能拿到合同很不容易,大家都在争,到时候资产出让了,会不会重新签订合同,价格会不会有所变化,这都会影响到项目进度和盈利。”新疆一位有天然气项目的企业人士担心道。

管道公司剥离引发企业担忧

5月12日,中石油发布公告,将以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管理与西气东输一、二线相关的资产及负债以及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核算与西气东输二线相关的资产及负债出资设立东部管道公司。

根据此公告,东部管道公司拟在上海浦东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拟为人民币100亿元。在东部管道公司成立后,中石油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转让所持东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权,转让后将不再持有东部管道公司任何股权。

有关能源专家认为,中石油此举对于正在推进的煤制气和页岩气项目来说算是不小的利好,东部管道公司将来完全独立后,就像高速公路一样,不管谁的车只要缴费都可以上路,不必再像以前一样要看中石油脸色行事,不用被中石油扼住咽喉了。

但是,仍有企业对于未知的未来感到担忧。“新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受制于铁路运力不足而无法体现应有价值,煤制气是疆煤外输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国目前在建的煤制气项目集中分布煤炭资源丰富的内蒙古、新疆地区,缺点是,对天然气需求最多的东部沿海地区距离气源地较远。我国目前的天然气管网大部分控制在中石油手中,煤制天然气进入现有管网需要占用传统气田及部分进口天然气的输气量,管道的剩余运输能力是有限的。这种情况下,能拿到中石油的管输合同是很不容易的。”上述天然气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产品接入管道问题,一直是天然气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是业内普遍认为遏制天然气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已签管输合同企业最怕合同变化

2012年,大唐集团计划借道中石油,向北京供应其内蒙古工厂生产的天然气———这是最节省资源的方法,只需要从工厂处修建一小段管网,与中石油管网联通就可以。因为,中石油的管道直通北京。

事实上,中石油掌握着中国70%的原油管道和90%的天然气管道。但是中石油和北京签有排他性供气协议。两家央企的谈判最终无果,大唐没有别的选择。去年年底,这家公司的管道打通北京,成为这座城市的又一个天然气供应商。“大唐毕竟是央企,在并网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还好解决,若是我们民营企业,谁都能把我们卡死。”新疆一家民营能源企业主管生产的陈副总经理告诉记者。据他介绍,他们的煤制天然气项目目前规划年产能是20亿立方米,前期4亿立方米的产能计划明年7月投产。但由于无法与中石油的管道并网,他们公司只能将投产日期延后。“如果并不了管网,我们只能有两个选择,要么将产品液化LNG后运输,要么卖给中石油,自己建管道基本不用考虑,现在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成本已大幅上涨,目前为800万—9000万元/公里左右。跨省太多,投资太大。我们现在担心20亿立方米的产能都上了会把自己‘憋死’。”陈副总经理跟记者说。

“这种情况下,管道输送合同就显得很重要。因为管输合同是指固定的通过管道将产品并网,一般都是长期合约,”金银岛分析师燕立敏告诉记者。“如果我们签订的管输合同失效了,那么,我们就得重新与管道公司谈判,时间长短、输气量、管输费用都得重新来,一是停产或减产带来的损失,如果需要重新签约才能入网,那么在签约前这段时间,我们企业势必要减产或停产,而且这段谈判的时间长短还不好说。第二,如果签约后,我们的管输费用上调,或者输气量产生下调,对企业来说同样是经济上的损失。更不要算上为了签约这份管输合同,我们企业扔进去的人力物力。”文中上述天然气企业人士告诉记者说。

下游企业亦担心供应稳定性

新疆新汶煤制气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正在建设的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只能借道中石油的输气管网,但在天然气的价格上就只能委曲求全。“在西气东输的管网路线基本由中石油垄断,而他们会优先运输自己的天然气。如果生产出来的气不能入两大集团的网,你只能憋死。而要想顺利入网,煤制气企业就得在价格上做出让步,使盈利项目变得微利。”(下转第十六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