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全球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全球化
 

2014年5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俄经贸大戏再出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中俄经贸大戏再出彩

一系列“有分量”的协议成为中俄峰会最大的亮点。含金量最高的,自然是天然气协议,30年,4000亿美元。签字的笔落下,世界经济已是为之一震。外电评论一片哗然,德国《焦点》称:俄罗斯可以理直气壮地与欧盟就天然气谈判了;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这笔大单将改变欧盟天然气的计价法则。

在受到欧美制裁的背景下,普京政府正计划取消一直以来对中国投资的非正式限制,希望通过引入中国资本刺激俄罗斯经济。而中国经济也面临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改革,引入新型外部市场和合作势在必行。

“俄气东来”战略利好,油企政策性亏损有待价格机制突破

能源贸易是中俄关系不断前行的重要根基,然而,中俄能源贸易近年却遭遇价格瓶颈。

这一瓶颈被打破正是发生在5月21日两大项目的签署现场———《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协议总价为4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分别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相关公司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而在此前一天,5月20日,中石化宣布与俄罗斯西布尔控股股份公司签署在上海建立合成橡胶合资公司的协议,中石化拥有74.9%的股份,西布尔公司拥有25.1%。

中俄能源合作大势已成。除石油天然气外,开发俄境内煤矿和以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等方式扩大煤炭领域合作,与中国国家电网合作的建设新发电设施、扩大对华电力出口等也写入《联合声明》。此次中俄签能源交通合作逾40项,涉及中国中铁等数十家大中型企业。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陈柳钦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第一,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具有必要性,也有必然性。第二,出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以及特殊的国际环境,此前一直在曲折中发展的中俄能源合作会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三,中俄能源合作主要体现在石油和天然气。一方面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高,毗邻中国的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正好可以供给中国。而能源丰富的俄罗斯需要寻找一个经济和政治都很稳定的国家出口。鉴于欧洲政治问题,中国自然成为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首选之一。”

协议签署完成的同时,也留下一个对企业经营会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价格。从协议可以推算出本次中俄天然气协议的具体价格约为2.19元人民币/立方米。以黑龙江为例,目前当地工业用气价格2.2元/立方米,因此俄天然气价格没有任何优势,如果加上输入费用,那么中石油将只能亏本。由此专家分析,下一步国内天然气价格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但就此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石泽表示,尽管201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可以达到1700亿立方米,但与此同时天然气供需缺口也将上升至900亿立方米,相当于对外依存度35%,因此中俄签署天然气合同是双方战略问题,不是战术问题。“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居,天然气运输不需要经过第三国。而价格问题,毕竟是国内问题,一旦机制理顺,包括油企、管道、服务等一个长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将受益。”果然,在天然气协议签署第二天,中国相关公司立即做出反应,资本市场上,供气供热及管道板块出现井喷,长春燃气等3股涨停。

中企对外合作已全面转向,企业投资须用好资本及国力优势

与中国合作有部分原因来自于俄罗斯经济本身遇到的困难。在市场担忧和欧美制裁下,俄罗斯实际资本外流规模已达2220亿美元,不仅如此,就连俄罗斯国内资本也选择了抽离。仅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卢布对美元和欧元的汇率跌幅已经超过10%。

有分析认为,由于俄罗斯经济可能面临衰退,普京政府计划向中国投资敞开大门,取消对中国投资的非正式限制。

俄罗斯官员称,俄罗斯希望从中国吸引资金,投向俄罗斯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资源等行业。5月20日,中俄双方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提到,要大力增加相互投资,包括在俄境内建设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综合开发矿产资源,建设经济型住房。

不过,对于普京政府取消对中国投资的非正式限制,采访中业内专家还是表达了谨慎的乐观。专家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对中国投资的非正式限制应该是逐步、有限度的放开,拟投资俄罗斯的中国企业应该更加理性,注重风险。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弘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不应对俄罗斯取消对中国投资的非正式限制抱有过高的期待。“俄罗斯对中国投资的非正式限制只能是逐步、有限度的放松,不会是一下子全部放开,因此中国企业要对此保持理性的态度。”

有分析称,虽然俄罗斯希望将中国资金引入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天然气资源中,但还对一些重要领域仍然设置了“投资红线”,包括黄金、铂系元素金属、钻石开采和高科技工程等领域。

“此外,俄罗斯的投资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市场机制仍不健全,仍存在官僚主义和个别排华现象,企业不要指望投资俄罗斯会一飞冲天。过去有许多的血的教训和案例,中国企业投资俄罗斯一定要谨慎。”张弘建议。

中国企业厚积深耕,发力高端制造及基础设施建设

张弘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中俄将在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一是能源的合作,二是传统制造业、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三是服务业、通信、物流业的合作,这三方面的合作对中国企业而言都是新机遇。”张弘说。

的确,就在西方资本纷纷撤出俄罗斯时,市场却不时传来中国企业投资俄罗斯的消息。

5月19日,长城汽车公告称,公司拟在俄罗斯图拉州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基地总计划投资约32亿元人民币,年生产能力约为15万辆。

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长城汽车董事会相关人士称,这是长城汽车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家全工艺整车工厂。2013年,长城汽车实现海外销售47.86亿元,其中俄罗斯占16.46亿元,占公司海外市场份额的34.39%。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长城汽车,中国多家车企在俄罗斯都有投资。

早在2012年,一汽解放就在俄罗斯建立生产基地,北汽福田也在俄罗斯建立年产10万辆的生产基地。而更早的2007年,华晨集团就在俄罗斯建立了生产基地。

近日,规划进军重卡市场的华晨汽车集团与全球重卡生产企业中位列第11位的俄罗斯卡玛斯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下一步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

在商用车领域,华晨集团拥有金杯轻客和金杯轻卡,但尚未涉足重卡市场。而卡玛斯集团是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以生产重卡等商用车为主。与卡玛斯集团的合作,可以有效填补华晨在重卡市场的空白。

除了汽车,其它行业也对投资俄罗斯饶有兴致。

5月19日,俄罗斯莫斯科工程设计公司、中国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有关在莫斯科地铁建设领域合作的协议。这个项目是世界最大的项目之一,项目包括建设150公里地铁线路和70多个地铁站。

5月20日,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与中国商用飞机签署合作协议,将联合研发宽体长途客机。而俄联合飞机制造集团公司(OAK)也正谋求与中国中航工业联合研制大型宽体飞机,拟于2023—2025年推向市场。

“未来中俄两国会在能源、航空、大飞机领域有更加深入的紧密合作。”张弘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