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4年5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经历长达10年的调控之后,中国的房价和房市暂时结束了狂飙式的增长,似乎达到了最初的调控目的。然而,无论是被调控的房地产商,还是主导调控的政府部门都陷入了困局。由行政手段制造的困局必然以行政手段的退出而终结。尽管住房问题永远不会是一个完全的市场问题,但市场规律必定是制定政策的基础性依据,忽略或无视这个规律,就会在救楼市还是救楼价这个问题上出错牌。

政府应当救楼市而不是救楼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政府应当救楼市而不是救楼价

中国的老百姓还需不需要房子?中国的经济发展还需不需要房地产行业?相信任何一个人出于理性的回答都会是“需要”。既然是需要,那么就应当让房市活起来,而不是让其深陷在目前这种观望的死寂中。

最让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坐不住的是两个重要数据:一是35个重点城市的库存创下新高。截至4月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35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49亿平方米,环比增长2.6%,同比增长19.5%。二是房地产相关所得税出现负增长。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企业所得税3286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房地产企业所得税248亿元,下降3.1%。另外,房地产营业税443亿元,下降4.2%。

更可怕之处在于楼市僵局背后还有一系列的风险:首先是如果土地不好卖了或者是卖不上价,吃惯了土地饭的地方政府会失去造血的机能;其二是房地产产业链上串起了60多个行业,房地产投资的减少或放缓,必然波及大量的相关企业,经济和就业的压力都会随之而来;其三是个别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的跑路现象,有可能向全行业及银行体系扩散,并进而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那么,如此高的库存量是不是说明房子已经到卖不出去的地步呢?显然不是。只是因为目前的房价严重背离了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也就是说老百姓既买不起也住不起了。因此,要打破目前的僵持局面只有一招,那就是大幅度地降价,让那些真正有居住需求而收入又相对较高的人能够买得起房。

以北京为例,同地段同品质的房子从2008年至今的5年间,价格大体都增长了2倍,而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增长了60%多一点。比照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目前的房价至少应当降30%以上才算大体合理。而如果从2003年算起,北京大部分楼盘的房价都增长了10倍左右。

就大部分城市和楼盘而言,只要把价格降到合理水平,完全是会有市场的。如果能够及时采取降价策略,在合理的价格水平上把楼市盘活,无论对于政府、开发商还是“刚需”居民,都能够得到各自的利益。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开发商有强烈的降价意愿,不但那些降价后依然有利润空间的开发商愿意以价换量,就是那些降价后面临亏损的开发商也有降价意愿。因为许多开发商的融资成本高达20%以上,每等一天都意味巨大的亏空。在房价没有上涨预期的情况下,以价格换时间是其理性的选择。

导致市场上没有大面积降价情况出现的原因,除个别开发商存在期望政府出手救市让楼市回暖的赌徒心态外,更多开发商是害怕遭遇已购房业主的野蛮“维权”。今年率先降价的成都九龙仓、深圳富通V都会等楼盘都遭遇业主封堵售楼处,甚至是打砸楼盘的激烈“维权”,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楼盘也都因降价幅度较大,而受到业主的冲击。而地方政府和司法部门并没有对这些违背契约精神,甚至是有明显违法行为的业主进行依法处理,致使此类所谓维权事件呈现常态化趋势,开发商对主动降价求生也心存畏惧。

在多地出现楼市降价潮的情况下,先后有广西南宁、江苏无锡、浙江余姚、河南郑州等多地政府采取不同形式放开限购政策,试图以此激活楼市。但在强烈降价预期导致的观望态势下,放开限购并没有马上带来楼市的回暖。

很显然,政府要做的应当是救楼市而不是救楼价。所谓救楼价就是一厢情愿地希望维持目前的房屋价格水平,后面的目的是政府依然可以高价出售土地。所谓救楼市就是保护和鼓励开发商主动把价格降到人们预期的水平,盘活楼市及房地产相关产业。

救楼市有3张牌可打。一是坚决打击“房闹式”维权,保护开发商的合法利益和降价意愿,使开发商敢于降价;二是降低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相关税费,有针对性地减免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负,使税费恢复到2005年实行楼市调控政策之前的水平,促进闲置房的流转,激活改善型需求;三是提高银行发放房贷的意愿,通过确定合理的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改变目前商业银行对房贷风险的担忧。特别是在房价下降后,银行新增房贷的风险大为降低,资金流的注入会对激活楼市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在经历长达10年的调控之后,中国的房价和房市暂时结束了狂飙式的增长,似乎达到了最初的调控目的。然而,无论是被调控的房地产商,还是主导调控的政府部门都陷入了困局。由行政手段制造的困局必然以行政手段的退出而终结。尽管住房问题永远不会是一个完全的市场问题,但市场规律必定是制定政策的基础性依据,忽略或无视这个规律,就会在救楼市还是救楼价这个问题上出错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