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4年5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大庆“包分配”风波看国企改革之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赵玲玲

从大庆“包分配”风波看国企改革之艰

近日,中石油旗下大庆油田的数千名职工及其家属聚集示威,抗议公司欲打破“铁饭碗”,调整职工大学毕业子女包分配制度。

对于建立时间较长的国企,如何调和老员工诉求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碰撞,并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难以回避的问题。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此进行了深层次解读。

“包分配”的思想

至少落后20年

《中国企业报》:您对大庆油田员工抗议子女不包分配这一事件有何看法?

李锦:也许是天气寒冷反应迟钝的原因,30年前推行农村联产承包改革时,黑龙江是落在最后的一个省份。这次要求继续对职工子女大学毕业包分配的游行,使人想起30年前的那场“落后”。流动的历史似乎在这里常常停步,容易凝固。

在石油系统,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我为祖国献石油,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这句口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地为我国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艰苦奋斗。在计划经济年代,这种子承父业的做法的确为我国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这是一种政治理想,而不是经济规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企职工及其子女的“铁饭碗”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影响了市场效率。

其实,早从1986年开始,国家就规定国有企业废止子女顶替、招用工人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等制度,大庆油田也已经不再“包分配”了。此次大庆油田出台的政策,并不是彻底地把职工大学毕业的子女推向社会,只是对职工子女大学毕业分配大包大揽的做法做了适度调整与改革,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时可以上岗,而是需通过委托培训一年的方式择优录取。换句话说,油田职工子女一本大学毕业生、二本油田专业大学毕业生还是包分配的。二本非油田专业和三本大学毕业生经过本公司的技师学院培训还是包分配的。大庆油田的职工,为了子女的工作着急心切,可以理解,但是,认为企业为子女安排工作理所应该,并聚集示威反对公开招聘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要走入市场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而一些大学生却因为有条件的“包分配”不肯去闯市场,确实是很难让人认同。这件事也让人清醒,企业改革居然落后到如此地步,何况这又发生在中国最大的油田,发人深省。

“大庆风波”不是偶然的

《中国企业报》:此次大庆油田职工子女的包分配问题只是进行了微调,就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弹,您觉得有何必然性?

李锦:从这次大庆风波,我们要看到国企改革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充分认识国企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实际上,少数国有企业这种“安排子女工作”的现象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要注意到国企改革“体制外搞活、体制内衰落”现况,企业活力不足是国企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安排子女工作”被职工看成内部福利,前些年还不太明显,由于近年来的就业趋势越发困难,使得体制内的职工有了强烈的回归福利的愿望。而且,大庆石油公司长期有为职工子女安置工作的传统和承诺,加上大庆地处黑龙江西部偏远地区,石油化工之外的行业多不发达,突然改变就业制度,会造成很多职工子女难以就业。此外,内部职工觉得自己及其祖辈父辈都终身为了祖国的石油发展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奉献,国家应对其有一些“政策红利”上的补偿。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国企自身财源充足,使其具备职工子女内部消化的能力,使得这种封闭的计划体制弊端得以继续生存。在垄断性强的国有企业中,例如铁路、电网、银行、移动等内部职工子女“子承父业”的现象也很普遍,大庆油田的事情不过是个缩影,是“国企病”的一种反映而已。

企业用工改革

“长痛不如短痛”

《中国企业报》: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促使大庆油田在职工子女用人制度上做出了调整?

李锦:如果是出于市场体制压力而主动调整,是值得赞许的。然而大庆的调整似乎与两点原因有直接关系。一是业绩的压力,一是为提高全员素质、推行绩效考核所打的前战。

目前,大庆油田可能是中石油旗下唯一的一个还在采取内部消化方式解决员工子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子公司。中石油年报显示,集团在册正式职工544083人,临时工319741人,薪酬一年共1164.22亿元,人均年薪13.48万元。近年来,由于公司利润增长速度下降以及人员数量和成本的上升,中石油已经多次提出要“减员”。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出于对中石油的企业性质和利润考虑,要求中石油用工数量要从之前的180万降至140万,但每年的用工递减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自2011年以后,大庆油田的公司业绩就在一路下滑,2013年净利润降至573亿元。而且,随着员工薪酬支出快速攀升,已经成为中石油发展的一个掣肘。在这种情况下,压缩人员,增强员工素质是提高业绩的重要措施。

目前,大庆油田以产量、成本与安全为核心对职工进行考核,已经建立了内部员工的末位淘汰制考核,一次人员事故会影响到整个部门、大队或者工厂的成绩。因此,对一线操作员工的要求,较以往相比,会更加的具体与细致,这也是此次大庆油田把二本非石油专业、三本的学生都先送往指定学校去培训的原因所在。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需要人才,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优中选优,让越多的年轻力量进来就越能壮大企业的力量,为了避免已经臃肿的机构人浮于事,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优胜劣汰。

听说大庆油田在今年近1100人的毕业生签约中,90%都是外部招聘过来的,而且整个大庆油田职工子女中近2万人还在待业。可以看出,大庆油田的用工是相对公平的,是走向市场化的。

建立现代企业用工制度

不能后退

《中国企业报》:大庆油田近年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出现老员工诉求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碰撞,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应当重视的问题。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李锦:大庆油田在用工问题上已经出现过两次事了。一次是1999年20万人买断工龄,一次是这次大学生分配政策调整问题。(下转G04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