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全球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全球化
 

2014年5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对外投资
应由“傻钱”变成“聪明钱”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张本

中国对外投资应由“傻钱”变成“聪明钱”

钱还有“聪明”和“傻”之分?那要看拿在谁的手里。最近关于中国对外投资的一组数据为之提供了最好的注脚。2013年,中国资本对外输出所得与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投资所得利润的轧差-599亿美元。这意味着2013年中国央行1.97万亿美元的对外净资产,投资收益率为-3%;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资产负债表课题组的测算,海外FDI在中国获得的收益利差平均22%,美国更高。

这样一个结果,很直观地就会得出外资“聪明”而中国对外投资比较“傻”的结论。那么,外资怎么就会“聪明”呢?

首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大多是股权投资,其背后附着着品牌、技术、管理等要素,因而能够赚取诱人的附加值。以合资的车企为例,2012年上半年华晨利润的98.3%来自旗下合资企业华晨宝马。受益于此,高盛、汇丰等纷纷调高其目标价,并给予“买入”、“增持”。新桥入股深发展近5年净赚92.35亿元,获得超过4倍的净收益。外资投行高盛更是从工行赚走72亿美元而功成身退。

与此相比,以央企为代表的海外并购虽然涉及多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并在资金量上频频刷新行业并购纪录,但往往只是单纯资金的投入,而在管理、品牌、技术方面乏善可陈,盈利能力自然大打折扣。

其次,由于带着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方面的先发优势,进入中国的外资先天带有强势基因。长期以来,境外资本在中国一直扮演着规则改变者的强势角色。除了在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中国为了兑现谈判承诺以及更好地与世界规则接轨,由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先后对海关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资企业法等有关或影响贸易的法律进行了大量修改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为外资创造着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得外资在华长期享有超国民待遇,税收方面“两免三减半”等政策直接为外资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直到2010年12月,以对外资企业征收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为标志,历经将近30年内外资企业税费征收制度才实现了全面统一。即便如此,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压力下,主要针对外资的“税收返还”的优惠政策还是“有商量”的,这就是强势资本的力量。

由于缺乏在市场经济方面的制度和规则优越性,中国的对外投资在很多时候只能是被动适应投资目的国的法规和制度。在发生矛盾冲突并遭受损失的情况下,还被讥笑为不懂国际规则,老老实实地用真金白银去“交学费”。

第三,以文化教育方面的优势吸引并同化大量中国留学生,并以高薪和高职吸收成为其利益的代言人。以美国为例,优秀的外国留学生在美国可以享受到助学金和奖学金等多项补贴。这些深受美国文化和制度影响的留学生,往往有自觉和不自觉的亲美倾向,并习惯于按美国的制度和方式行事。一方面大量国外留学精英留在美国充实到其科研等部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留学生加入美国跨国公司后回国成为其公司利益的代言人;更为严重但不被关注的是一些回国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留学生,会成为政府中的亲美力量,逐步渗透美国文化和规则,甚至可能做出有利于美国的制度安排。

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生与在华留学生人数之间的逆差由2004年的31.62万扩大到80.86万,其中,在2011—2012学年,中国赴美留学生总数超过19万人,而美国在华留学生总数约为1.5万人,相差数十倍。以中国在美留学生为例,这些深受美国文化熏染的中国留学生,往往会带着美国公司的一纸令状和充足资金,凭借其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及其在国内的人脉关系,成为了美国企业在华开拓市场的得力干将。

如果中国能够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培养几十万,哪怕是几万留学生,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就不愁没有人力资源储备,不熟悉投资目的国环境、法规、文化这一巨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让对外投资的钱“聪明”起来,并不单纯是企业投资管理和运营能力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家力量的博弈。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海外投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增大,提高软实力在内的国家和企业综合实力,让钱变得更“聪明”、更“有力”,是提高投资收益和减少投资风险的重要路径。单纯以钱生钱的路肯定是走不通的,只有叠加了管理、技术、品牌、文化以及国家实力的资金才会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