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专题
 

2014年5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该文作者看空眼下的房价:一曰,一线城市房价已经涨至极限。二曰,无量的顶部速冻了成交。三曰,杭州“担保违约”触发房市“黑天鹅”。四曰,地方政府不会也不敢盲目救市。五曰,高利贷炒房博傻,是刺破房地产泡沫利剑。作者告诫说:对于眼下的房地产,明眼者,只有避险。

房价已经触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沛杉

房价已经触顶

从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已经显现出从过热到速冻的急速反转势头。

作者坚定看空地产的理由是:

第一,一线城市房价已经涨至极限。

如果非要找到一个可以衡量一线城市房价极限的指标,作者我认为投资移民的成本是最合适的Benchmark。当房价中位数达到投资移民所需成本的水平时,房主的移民冲动会造成巨大的抛盘压力,并且连带造成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以眼下投资移民所需成本来看,50万美元差不多是能够支付去北美、加拿大,包括南欧等多个国家各类名目移民(包括获得绿卡或居住权)的花费。从目前看来,经过2013年的暴涨,北京和上海房子的中间价均已突破这一极限,所以,进入2014年需求急速萎缩,相应地人民币兑换美元的需求却终止了人民币的升值势头。

第二,买家何时会缩手?

房地产在中国被炒到今天,已经和股市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周期长,流动性差,另一个周期短,流动性好而已。2013年房价猛涨时,90%的民众都对未来的房价看涨。他们的判断依据是“过去几年房价一直在涨呀,政府不会让房价跌呀,刚需很旺盛呀……”

金融市场的特点是越涨价越有需求,但,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如果量能不济,涨势就难以持续。一旦黑天鹅事件出现,就决不单单是买盘缩手。从2014年4个月以来的交易来看刚需已经开始缩手。

第三,黑天鹅事件在哪?

中国楼市发生逆转,率先倒下的可能是杭州:

1、浙江的金融中心温州已经倒下。温州不是孤立事件,整个浙江的地下金融体系是极度复杂,倒下一个温州,更多的风险会暴露出来。

2、杭州比起北上广深而言虽非一线城市,但其房价堪比一线城市,这里的地产开发规模与房价严重不匹配。

3、杭州近年来没有搞过什么面子活动,从最新的数据看来,杭州相当依赖土地财政。

4、浙江是中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极有可能成为地产风暴的风眼———

果然2014年年初的上海钢贸连带担保违约成为了这只黑天鹅。高达2000亿元的贷款规模出现还款问题,导致上百家民企的资金链被速冻,使已经患上资金饥渴症的房地产失血……杭州打响了2014年楼市降价第一枪。

第四,政府会否出手救市?

中国民众对高价地产痛恨已久,当地产降价潮起,房企纷纷关门,网上一片欢呼雀跃。媒体在吃过2008年房地产起死回生的教训后,对政府的救市非常警惕。每次地方政府想要救市时,媒体总会提前把消息爆出来,之后在一片骂声中,让一枚枚救市炮弹哑火。用上十天前一篇新闻的标题说:非政府不想救也,实不敢救也!

杭州开始救市了,救市是否有效呢?

答案是:白扯!

还是前面说的第一个观点,房价已经涨至极限,这个极限是足够一线城市普通人能够举家移民的钱。以目前北京、上海这种环境、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及其信誉,有条件的人是说走就要走的。如果通过释放流动性来救市,那么,溢出效应就会摧垮人民币的汇率。相比房价而言,中央政府显然不想看到人民币垮掉。

所以,关注新闻的人可能会发现,为了防止地方政府救市,中央政府祭出两项措施:一是加速不动产登记,为房产税做好准备;二是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债,这两条都会降低地方其救市意愿。

2010年地产商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被堵死,地产开发贷款被掐住。小开发商只能从地下钱庄借高利贷,大开发商只能去海外融资(多数是发行企业债)。面对高额融资成本,如果房子每年不涨15%房企就会亏损,如果持续亏损资金链就会断裂,房企只能低价跑量。在房地产这个巨大的旁氏骗局当中,房价要么暴涨,要么暴跌,根本不会有第三种可能。

什么是刺破房地产泡沫的利剑?

由于炒房者以及开发商皆依赖高利贷度日,他们必须把房价每年拉高至少15%才能赚钱,而他们赚到的钱是下一波借了高利贷的人……当他们找不到最后一个接盘侠时,惨剧就会发生了。

而眼下,还有一种更加败类的做法,那就是开发商替购房者垫首付,将原本需要5成的首付款降至1—2成。这种做法会进一步放大风险,因为如此高的房价已经让能出得起5成首付的购房者难以承受月供了,如今首付比例下降,这些连首付都凑不齐的人既要还开发商垫付的首付,还要还银行贷款,两笔月供加起来,怎能吃得消?

当风险来临时,银行肯定会第一个果断离场。那,当银行离场后,只剩下博傻的死多以及高利贷们,这个市场还能运转多久呢?

眼下开发商们正在低价跑量,只不过你没看透他们的遮遮掩掩。王石已经现身说法,你看到了吗?!

……同样一套房,年初400万元,年底300万元,你会年初买吗?

……当一种商品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的合理价值时,这种成本上涨还能转嫁给市场吗?

房产,房价,眼下最明智的选择———是避险!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