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创功能区内涵:
文化还是地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北京文创功能区内涵:文化还是地产?
王利博制图
刚刚面世的全国首个省级文创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看上去很美。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规划(2014年至2020年)》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将在平原地区规划建设20个文创功能区,形成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的发展态势。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两轴、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和“两条主线带动、七大板块支撑”的产业支撑体系。
规划一出即被业内大佬冠上了“文化房地产规划”之名。新浪微博认证为“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的微博称,“(规划)中心在房地产。重心在房地产。核心在房地产。”更有网友直言“编着各种花样无非是为了卖房子。”
要规模还是做质量
“这一规划对北京创意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推动意义。”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文创产业空间布局将产生较强的集聚和协同效应,有利于孵化有影响力的文创企业出现。
此外,文创功能区涉及的文化子行业较多,将促进文化子行业之间的联系,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规划是好,但不能成为房地产企业借发展文化产业开发商业住宅的幌子。”海南电影公社的付伟浩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谈到,目前绝大多数产业园都追求大而华美,动辄就占地多少,规模有多大,而实际上,文化企业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地。
“功能区的划定除了城市发展规划外,还应该从产业的特性去思考,文化产业不同于其它产业,可能只需要三五个人、一间40平方米的简易办公室,就能完成某个项目。”付伟浩直言,目前大多数国内产业园,吸引企业入园拼的是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以及园区服务。
“影视产业功能区和主题公园功能区将成为今后规划区的核心区域。”蔡灵表示,全国的影视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北京,今后此规划带建成之后有望吸引大量影视企业进驻,影视企业的集聚有助于规划带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
借外壳还是做内容
究竟文创功能区商业区占比几成较为合理,文创产业发展怎样才不沦为房地产开发的外壳,企业究竟需要怎样的园区发展环境?
蔡灵在上述举例中提到,主题公园对规划带吸引人流量则有重要作用,对规划带内商户将形成有力支撑。
“文创功能区内商业区占整个规划区面积的五成左右比较合理。”蔡灵认为,商业区是文化功能区经济的主要来源,不可过少。但也不能过多,过度商业化将使文创功能区丧失特色,难以对大型文创企业产生较大吸引力,可持续发展性不强,最后或沦为“大杂烩”。
当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文化地产项目的确不在少数,诸多地产开发商只是借文化产业的外壳,图短期利益。
“要避免步入发展文创产业功能区就是盖房子的误区。”海南电影公社付伟浩表示,需要将眼光放长远,将重心集中在文化产业上。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也认为,相比普通地产,文化地产的可持续发展性更强,但相应的地产商业需要忍受更长的投资回报期以及在创新上多下功夫。
谋短利还是创未来
一直以来,文创产业园最受诟病的地方,就是这些园区似乎成了变相圈地的借口。
“只要打着文化的名头,总能很顺利地一口气规划出上百亩的土地。”一位从事影视文化创作的业内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拿到地意味着可以拿到银行贷款,于是开始大肆兴建,但最终到底是不是与文创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早就不再是重要问题。
据了解,因文化产业规划带火的商业住宅项目比比皆是,深圳22艺术区周边的商业住宅从一期每平方米的3.2万元,到二期每平方米3.5万元,高价商品房最终没能拯救日渐消亡的艺术区。
深圳22艺术区的消亡,伤了无数人的心。
这个曾经被誉为“安放艺术之梦的地方”,吸引了22个艺术家工作室,5家画廊,1家艺术酒吧、1家茶艺馆入驻。它也被业界称为是继北京798、云南创意仓库、重庆501艺术基地后,又一个新增的中国当代艺术“孵化地”。
在2007年22艺术区立项之时,便规划按5—6栋发展,已获区政府认可。但后来情况就变了。2012年,22艺术区对面盖起了商业住宅。
园区扩展无望,各项艺术活动陆续减少,艺术家和相关企业也陆续离开。直到2013年,因现有面积只有5000平方米左右,达不到园区认定新标准一万平方米的硬指标,被市里取消了文化产业基地的称号。
目前全国总共有超过2500家文创产业园区,每个园区都动辄投资若干亿元,规划上百亩土地,看似一片红红火火、欣欣向荣。实际上,超过70%以上的园区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不超过10%。真正称得上是“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园区不超过5%。
文化部曾下发通知,撤销广东省广州北岸文化码头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辽宁省大连普利文化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命名。数据统计显示,几年来,文化部累计摘牌三批共一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八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