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产业公司
 

2014年5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商行样本:小微文化企业解困资金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农商行样本:小微文化企业解困资金难题

国内首个成立的文化银行,无锡农商行太湖文化支行的签约仪式满月了。“成立当天授信总额就达到了2亿多元。这对轻资产的文化企业来说是一个深受欢迎的融资途径。”回忆起现场参与揭牌授信的情形,无锡凤凰画材等五家文化企业负责人依然满怀感慨。

从该行获贷的企业95%是小微文化企业。对于急需资金的文化产业来说,一个文化银行的成立或许不足以缓解饥渴的需求。但这次文化与金融探索式的“恋爱”,令众多深陷融资困境的文化企业看到了曙光。

文化银行能否遍地开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曾为《金陵十三钗》《碟中谍4》《变形金刚3》等数十部影片制作特效的倍视影视公司,去年获得一个影视后期制作的合同,几千万元的订单让企业如获至宝,但资金的压力马上摆在眼前。

该公司副总裁谢宁说,文化企业一般是轻资产甚至零资产,获得一个订单后,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但由于缺乏可抵押物,银行不愿意放贷。

通常,文化企业缺少抵押物,银行往往担心资金安全。

这仅仅是众多文化企业融资难的一个缩影。还是以无锡为例。从2013年贷款余额总量来看,无锡的文化产业在全部贷款余额中占比仅为0.8%,远低于文化产业的4.5%的GDP占比;从获得贷款方式看,除无锡广电集团等少数几家企业获得过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外,不动产抵押和保证等传统担保方式占比超过51%;从贷款期限看,小微文化企业贷款期限基本不超过1年,均为流动资金贷款,不能满足中长期贷款需求。

近几年,呼吁商业银行创建“文化银行”的呼声不断。随着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化解“轻资产”文化企业融资难,亦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创新文化金融产品的课题。但对于急需资金的文化产业来说,一个文化银行的成立还不足以缓解饥渴的需求。

成立文化银行的困局

“文化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让金融机构望而却步。”无锡市农村商业银行行长邵辉道出了银行的苦楚。

中国工商银行无锡分行行长姜乔则表示,中国目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文化资产评估体系。“文化企业与科技小微企业相似,但相对于科技企业的专利质押,文化企业的版权质押仍处于探索阶段。”

有业内人士表示,版权评估难一直是制约文化产业融资的关键环节。

文化企业缺乏有形质押物,而其核心要素———版权如果能得到准确认定,就可以作为融资的有效抵押。但长期以来,我国在版权评估方面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建立完善的文化资产评估体系,能帮助以版权、知识产权等为核心要素的文化创意类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

为打破这些禁锢,北京大学文化金融研究所主任喻文益建议,成立国家文化产业银行。“既必要又可行。”喻文益曾撰文分析,“文化投资的风险是可控的,从事这部分文化产业金融业务并不会高出资金市场的平均风险。”

“只要加强研究,积累经验,文化产业的金融风险可以控制到较低水平。”喻文益认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