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重点
 

2014年4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可持续发展下的企业机遇

来源:中国企业报  

可持续发展下的企业机遇

(上接第一版)广大企业应该紧紧抓住我国城市化带来的新一轮发展机遇,既要做好自身的节能减排工作,又要积极融入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去。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商业机会,前瞻性地布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努力将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上新台阶。当前,特别要关注“智慧城市”建设、都市圈规划调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中涌现出来的巨大商机,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拓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和改造。技术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技术创新与改造投入。需要强调的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是将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和改造,对于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和升级,是更加现实的选择。要积极主动开展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制约节能减排的一些技术瓶颈,力争在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低成本减排等共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一批整体带动性强、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核心技术。要进一步加强现有生产环节与设备的技术改造,重点围绕节能降耗、污染治理、清洁生产等方面,引进、吸收及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充分发挥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企业在节能减排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产品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推进转型升级。企业要注重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升级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节能降耗、安全环保、品种质量水平;大力开发和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提高单位能源产出率,增加高端产品和精细化产品的比重;要努力实现生产“通用型”产品向“专用型”产品转变,“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高能耗”产品向“低能耗”产品转变,延伸产品价值链,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把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建筑等高效节能的产品和服务,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既要注重把信息技术和生产过程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大幅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和精细化水平,从而在生产环节有效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排放;还要注重把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管理层面,以优化和重构过程管理、物流管理和资金管理,实现节能增效,降低运行成本。互联网为“两化融合”开启了新的前景。当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促进了“两化融合”的深度发展。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将越来越多的向线下实体企业渗透,线下实体企业也越来越依赖网络平台,线上线下企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最近阿里巴巴和海尔,腾讯和京东的战略合作就是典型事例,这些产业巨头跨越相互之间的界限,实现产业的互联互通,将生产制造能力、信息流和物流进行大范围的整合,使得社会经济活动更加精准,资源的冗余和浪费大大减少,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广大企业应该主动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努力找准自己在“产业互联时代”的立足点,力争在“两化融合”的产业新格局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王忠禹在2014 年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报告会上的致辞,发表时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加)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