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调查
 

2014年4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沧州化工大县明星企业
被指污染水源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实习记者汪晓东

沧州化工大县明星企业被指污染水源

由北京出发,经京沪高速公路驱车260公里便可直达河北沧州东光县,这个路程说远亦近。

这是一段触动环境底线的距离。当北京躺着中枪时,沧州为此付出更大代价,大气、生态和水污染接踵而至,化工大县东光县为此频频埋单。

在京津冀一体化日渐迫近、治污重典时代来临的双重背景下,一边是沧州接轨京津淘汰落后产能协同治污,另一边是本土企业排污有愈演愈烈之势,这让沧州陷入某种怪圈难以自拔。

村庄围绕的化工厂

近年来,位于东光县的河北省华戈化学集团(下称华戈集团)频频遭到举报,缘于华戈集团建厂十几年来的废弃物排放。

东光县大邢村村民时下聊得最多的话题是癌症,虽然没有确切的线索指出生病与污染有关,但当地村民还是将矛头指向数百米之外的华戈集团。

4月2日,大邢村举办庙会,村民围观互相聊天十分热闹。村干部对华戈集团多年污染环境的说法讳莫如深,他手指村民老邢居住的方向压低声音说:“找他就行。”

老邢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别人不敢说,我已经70岁了,为了子孙后代还有什么可怕的?”

“近年来,癌症病人急剧增多,而且呈低龄化趋势。”大邢村数位村民告诉记者。

尽管华戈集团曾多次试图解释,但村民认为其偷排废弃物污染环境是不争的事实。

有媒体报道,华戈集团南墙一隅,有一处很隐秘的排污口,深藏在枯草芦苇丛中,排污口附近的土壤呈紫红色,排污口侧是一条南北向的小渠,渠内浑浊的水汩汩而流,100多米后汇入胜利渠内,然后再由胜利渠径直闯入宣惠河。

华戈集团生产的DSD酸液是重要的染料中间体,是生产二苯乙烯系荧光增白剂染料的原料。有专家坦言,其副产废酸量大、治理难度高,即使国外发达国家也无法完全治理。

化工专家果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生产DSD酸液其氧化过程全部采用水法工艺,每生产1吨DSD要排放20吨“三高一差”废水,达到重污染程度。

“打井保水”成热门生意

老邢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华戈集团处理污水的设备全年很少运行,为节省成本多采取从地下打深井或以外排的形式听任其流向附近的河渠。

老邢说,目前华戈集团为应对环保稽查早已采取雨天集中排放等手段,这种方法更具隐蔽和欺骗性。

与华戈集团一墙之隔的胜利渠散发着阵阵类似氯气的味道。除此之外,2013年村民反映的排污口却神秘消失了,只留下隔岸相对的生产废料堆积在厂区,这种物质被村民俗称为废盐。

小张村王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四五月间,小张村近一半村民被空气中刺鼻气味困扰,期间东光县医院收治了数十名该村病人。

记者注意到,老邢家附近以“打井保水”为名的小广告布满墙壁四周。村民解释,这里生活用水并不缺乏,只是时而流出的自来水发红饮用有异味,不得不打深井取水。

记者现场观察发现,胜利渠污水呈现稳定紫红色,并时时伴随特有呛鼻味道。“渠内污水数年从未间断,浇灌棉花等农作物基本依靠自然落雨。”老邢告诉记者。

对于村民的说法,华戈集团相关工作人员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谁在视而不见?

公开资料显示,华戈集团创建于1995年,拥有数家成员公司,涉精细化工、医药化工、塑料、金融投资、地产、IT、数控和环保工程等八大类业务。

在东光县县委大楼大厅可以看到张贴着的纳税“光荣榜”,在工业企业一栏中,华戈集团以纳税2000余万元位列榜首。

东光县环保局相关人士也证实华戈集团是本地纳税大户,是一家明星企业。集团董事长戈建华作为当地企业家不会不惜名誉破坏环境。

而对于村民反映的华戈集团数十年排放污水及废气破坏环境的说法,上述环保局人士解释,2009年之后,华戈集团通过专用管道直接将生产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绝无偷排现象发生。另外,排污管道长10公里,而且密封效果好并无渗漏。至于废气,华戈集团通过冷凝处理,基本不会产生,且环保局并未察觉其有排放迹象。

但小张村王女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每到下午5时,阵阵刺激性气味便从华戈集团厂区飘出,而大邢村老邢和老张等村民在2012年同时拿到了华戈集团1000元—2500元的农作物损失补偿款。

面对一墙之隔污水横流的胜利渠,在记者的追问下环保局有关人士解释说,水源流向复杂,位于上游的山东方面水质极为不稳定,也是责任方。

环保局负责人解释说,华戈集团生产的废盐是硫酸钠,经过处理是可以销售的,但由于其中氯含量超标,购买的客户很少。硫酸钠不是危险品,可遮掩覆盖物露天短暂存放。

果先生指出,化学品的留置有着严格标准,必须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硫酸钠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吸水生成十水硫酸钠,也就是俗称的芒硝。

对于东光县化工污染事件本报将持续关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