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金融投资
 

2014年4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股权众筹首进监管视野相关规定或5月出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股权众筹首进监管视野相关规定或5月出台

继日前证监会表态已对股权众筹展开调研并适时出台监管文件之后,又有多家知情企业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证监会对股权众筹相关公司的摸底最早可以追溯到今年2月,最快相关监管文件可能在5月出台。

股权众筹是众筹网站的一种,即通过互联网平台撮合创业者和投资者的融资方式,投资者可以得到一定的股权(而非实物)作为回报。对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融资具有重要作用,却也面临违反公司法、涉嫌非法集资等诸多政策风险。

分析人士称,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众筹网站第一次进入监管层面的日程,从调研到落地,速度之快大大出乎行业的预料。

创业者融资新途

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态的那样,股权众筹模式对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创新创业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业内看来,继电商小贷、P2P网贷之后,众筹网站尤其是股权众筹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

典型的案例是今年2月,招商新能源旗下联合光伏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网信金融众筹网旗下的股权众筹平台“原始会”,融资1000万元用以建设一个小型的太阳能发电站。其中,国家开发银行负责众筹资金的监管,国电光伏负责担保工程质量及发电量。

《中国企业报》记者跟踪这一项目发现,距离结束尚有23天,已经成功融资1060万元,完成率达到106%。

众筹网相关人士对记者说,自2013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以来,原始会已拥有500多个注册用户,300多个合格个人投资人,30多家专业机构,20多家投资基金,已上线60多个项目,完成融资达1亿元。

上述众筹网的人士还称,相比包括其它互联网金融在内的融资渠道,股权众筹还为投资人会员提供私密化、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包括最具时效性的优质项目资源,领投、跟投等多种形式的投资机会,提供退出和转让通道等等。

记者了解到,除了众筹网的原始会,股权众筹领域还有天使汇、大家投、创投圈、人人投等几家知名平台。更有消息声称,还有几家股权众筹平台已在筹备当中。

最大风险是政策

“这是一个新兴市场,初期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做推广,让更多的个人和创业者了解这个行业和我们平台。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从名下其它公司输血,保证在未来三年的资金链稳定。”2013年成立的股权众筹平台人人投CEO郑林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除了市场推广方面,股权众筹还面临着融资成功之后,资金和公司如何管理的问题,因为大量股东的引入还意味着管理上的负担。人人投的做法是,由融资方单独负责公司或者项目的日常管理,投资者作为股东只需做好资金监管和坐等分红就行。

尽管股权众筹在发展初期的问题很多,郑林认为,“能用钱和技术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风险还是来自于政府,包括证券法、公司法对于发行股权和成立公司的相关限制,其中尤其以可能涉及非法集资的风险最让他们担忧。

按照《公司法》、《证券法》要求,证监会目前对众筹有几条红线,一是股东人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得超过50人,未公开发行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二是投资者必须是特定的合格投资者,针对非特定人群的属于非法集资。

在郑林看来,对于股东人数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各个平台所避免,例如,人人投通过提高投资起步线、减少投资人数量来避免,而有关非法集资的质疑却是始终摆脱不掉的阴影。

今年或落地初步监管

不过,证监会的表态虽然预示了政策利好的风向,各股权众筹平台在接受采访时仍然持谨慎性乐观态度。

“目前(证监会)还没有来人人投调研,可以肯定的是,已经去过天使汇、大家投和众筹网了。不过,在各类行业活动中,我们都在跟证监会、央行等监管部门沟通。”郑林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对于证监会的调研,众筹网的人士只是简单透露,今年2月底,证监会相关部门就已经前往众筹网调研,主要围绕对原始会的注册流程及风控行,“给予了高度肯定”。

大家投CEO李群林对记者说,监管层在调研的过程中并未明确表态文件会涉及监管方向。从调研的相关情况来看,预计有关政策的重点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规范行业和防范金融风险等角度入手。

“有关部门建议大家投研究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像证券交易机构那样,在了解客户、客观全面衡量客户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将适当的产品提供给适当的投资者’的原则建立的一项制度。”李群林透露。

美国将众筹网合法化的JOBS法案也有类似的表述。JOBS法案即是201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初创期企业推动法案》,这项法案正式将众筹融资合法化,允许中小企业在众筹融资平台上进行股权融资。

“有关部门有可能在5月出台相关监管规定,具体时间不确定。”李群林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