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4年4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方大学城15年变迁:
房地产开发吞噬文化之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郝帅

东方大学城15年变迁:房地产开发吞噬文化之城

“将大学城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职业教育基地”,这是兴建于1999年的东方大学城的发展愿景;15年后,这座设想中“拥有10万学子,20万人口,牛津模式的职教新城”却成了镜花水月。

《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发现,15年来,入驻东方大学城的院校已从最多时的20多所降至个位数,院校规模也被不断压缩。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商品房开发和销售在这片“沃土”上正如火如荼。有人戏言,京津冀教育一体化的尝试最终败给了所向披靡的房地产业。

辉煌不在

东方大学城位于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隔30公里与北京相望,东行60公里与天津为邻,是中国第一个因高等教育而形成居民点、以城镇模式为建设目标的大学城项目。

“大学城从建设初期就很有名,当时说有很多北京的大学来这边设分校,会有很多招生名额,2000年正值我高考,对它关注了好一阵子。”当地居民石先生这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东方大学城在设立初期着实风光过一段时间,加上其处于京沪高速公路沿线,成了廊坊市地标性建筑,大学城南门因设计独特被称为“廊坊凯旋门”。

网友thinkerred说,“2002年到2005年那里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球场让人幸福无比,八食堂一楼的石锅拌饭一大早就排队。”

这位网友所说也正是东方大学城非常辉煌的一段时间,“当时的东方大学城不但学校、学生多,应运而生的商业也非常繁荣,最好的时候在大学城的商店里就能买到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一流品牌鞋服,光华联超市在大学城内就开了三家。”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当时东方大学城优质的商业也为廊坊当地人提供了诸多服务。“当时这边的酒楼很多,物美价廉味道还好。”廊坊市民陈女士说。(下转第三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