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一周要闻(2014.3.21—3.27)
来源:中国企业报
国资一周要闻(2014.3.21—3.27)
1.央企上缴红利再增5个百分点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财政部网站3月25日发布《关于2014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说明》披露,今年央企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将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2014年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的央企税后利润的收取比例分为五类执行。第一类为烟草企业,收取比例25%;第二类为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资源型企业,收取比例20%;第三类为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一般竞争型企业,收取比例15%;第四类为军工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等企业,收取比例10%;第五类为政策性企业,免交当年应交利润。其中,前四类企业上缴比例均较去年上调了5个百分点。
点评:国企红利上缴比例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争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到2020年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至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深化改革首年,央企上缴红利再增5个百分点,再次显示了中央改革的坚定决心。
2.多家央企相继成立深化改革小组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上海证券报》3月24日消息,除了中石油、中海油之外,宝钢集团、中航科工集团、中国海运集团、大唐集团等多家央企在近期相继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积极推进改革事宜。目前,多家央企已制定了改革的总体方案,但具体的操作细则仍然“待字闺中”,如收入分配等很多问题要等国资委总体改革意见出来后才能明确。
点评: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国企改革关键在细节、成败也在细节。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吃,各家央企在不等不靠积极改革的同时,也应更加注重细节,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3.中石化发展混合所有制再提速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备受外界关注的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时间表日前出炉。3月24日,中石化对外公布油品销售板块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时间表,称3月31日将设立全资子公司———油品销售有限公司,并在6月底公布具体的引资方案,力争第三季度前完成融资。今年2月19日,中石化宣布,公司将启动油气销售业务重组,引入民资实行混合所有制,且授权董事长在社会与民营资本的持股比例不超30%的情况下,行使有关权力。此举被视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破冰之举。
点评:2014年以来,中石化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上一直是不遗余力,强力推进,大有只争朝夕的气势,为国资国企改革注入一股强劲春风。如今,路线图和时间表都有了,关键在于落实。
4.*ST长油将成央企首家退市股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中国经济网3月24日消息,近日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13年年报,*ST长油在披露2013年业绩亏损59.22亿元之后,公司也即将成为央企首家退市股。*ST长油2013年年报显示,由于经营亏损、部分船舶计提资产减值等原因,公司2013年净利润再度亏损59亿元。与此同时,公司2013年期末净资产为-20.97亿元。有市场人士分析,尽管上交所尚未给出最终决定,但*ST长油已完全匹配《上市规则》所列述的退市条件,终止上市已无悬念。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将在未来15个交易日内给予是否终止其股票上市的决定。
点评:因其特殊地位,上市央企的退市问题这两年一直备受关注,这也成为外界考量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一个指标。现在尘埃落定,一切怀疑都将不攻而破。资本市场本就是优胜劣汰,央企退市没什么大不了。
5.国务院力推兼并重组助国企改革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中国政府网24日刊登《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提出要减少企业兼并重组相关行政审批,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兼并重组支付方式,并在财税政策上予以支持。业内人士认为,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兼并重组中的角色定位,突出了市场机制尤其是资本市场在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将有利于资产整合进程加快,并助力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
点评: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改革,国务院此次《意见》无疑又是一记重拳,国资国企改革用好这个机遇,大有可为。
6.天津出台深化国企改革实施意见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24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敲定了2014年至2017年天津市国资改革的路线图。其中明确,到2017年底,90%的国有资本聚集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本布局聚集到40个行业左右。集团调整到35家左右,形成10家以上品牌优、效益好、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力争2至3家集团进入世界500强。重点集团至少拥有1家上市公司,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核心骨干企业80%以上实现股权多元化。
点评:本月以来,各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意见和方案如风起云涌,密集出台。国资改革大潮已经到来,中国的国有企业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