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实业的重整-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实业的重整-健康
 

2014年3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谋求超额增长制药企业押宝健康消费品业界认为,健康产业是新型主导产业的最好选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博

谋求超额增长制药企业押宝健康消费品业界认为,健康产业是新型主导产业的最好选择

“目前大健康产业建设在医疗康复、健康管理、健康养生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区域规划,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依旧巨大。”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在2014年两会上建议,应配套相关支持政策,提供健康教育、健康体检、亚健康管理、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等全面健康服务,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

两会代表呼吁大健康产业扶持细节出台 在利好政策的鼓舞下,2013年底掀起了一波医疗机构并购热。据不完全统计,白云山、华润三九、独一味、复星医药、武汉健民、双鹭药业等上市公司纷纷投资医院或养老院、看护机构等养老服务机构。 但也有医药业内资深人士对此抱有疑虑。中投顾问郭凡礼曾表示:“我接触的投资民营医院的老板基本上都有一个共识:投资民营医院不赚钱,囤下这些地才是正经事。”而在以往上市公司控股医院的案例中,不乏将老院推倒开发房地产,择地重建医院的案例。 从业者普遍表示,相对于公立福利院,针对民营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能够到手的补贴也很少,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经营都很困难,政府的税收、补贴执行不到位,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刘菊妍表示,国家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是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市场的主要原因。“政府没有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发展的规划布局,对养老、保健等其他支撑产业还没进行梳理和规划,下面就很难发展。”她建议,在汽车、石化、装备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后续动力弱化的背景下,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是新型主导产业的最好选择,政府应放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培育相关支撑产业。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伟表示,就中国大健康产业建设的现状而言,在统筹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资源、形成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大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力度。 他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应在土地规划、市政配套、投融资、机构准入、财税补贴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扶持和倾斜,鼓励健康产品、健康产业园以及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健康消费品成为药企未来利润增长点 数据显示,在反商业贿赂、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因素的影响下,医药行业增速下滑幅度或高达10%至15%,因此,不少制药企业希望借大健康产业取得进一步发展。据记者了解,越来越多的药企将健康消费品作为进入大健康产业的传统初期战略。由于该类产品门槛较低、风险、投入及跨界幅度相对较小,因此这些功能型饮料、药妆、保健品等具有药用功能性定位、带有大健康属性的消费品成为药企们初期抢占市场的法宝。 云南白药2013年中报显示,其健康事业部实现营收10.45亿元,在公司整体销售业绩中占比14.3%。而根据广药集团官方披露的数据,2013年王老吉大健康的总资产为22.36亿元,实现净利润1.32亿元。 在全球范围内,向消费品延伸也是制药企业谋求超额增长的重要武器,诸如强生、葛兰素史克等制药企业很早就开始向“健康消费品”的蓝海延伸,较药品而言,健康消费品有着更稳定的利润率,也有着更为巨大的市场容量。 数据显示,强生公司的健康消费品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已高达23%;而葛兰素史克的健康消费品业务更是在药品业务增长乏力之际扛起大旗,在过去5年增速达10.5%,远高于药品业务0.3%的增速。 波士顿咨询公司在2014年最近一期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全球领先,随着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正在经历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 但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经理夏小燕也指出,企业若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明智地选择其竞争领域,专注于自身拥有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产品优势或专业优势的细分市场。

产业链延伸城市健康暗藏巨大市场 城市里久不散去的雾霾、沙土、噪声等各种恶劣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的健康问题。北京市政协副主委谢朝华就提议,大健康产业应该发力做好PM2.5对人体危害的研究,为居民健康做出贡献。 行业分析师认为,随着城市的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类似于垃圾处理的环保型细分产业,在健康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受益面更广。以垃圾处理为例,虽然在政府的扶持下,个别城市进行过试点,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受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另一方面,可能政策上的支持也不够给力。毕竟垃圾处理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受政府影响大,如果政府不放手,民营资本也很难介入,导致企业没有形成较为理想的商业利润模式。 (下转第七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